中医经典
传承
中医药传统文化
生黄柏蜜炒,研末涂之,神效。
治火逆,上气喘急,咽喉不利。止逆下气。 麦门冬(去心,一两一钱) 半夏(汤洗,六钱一字) 人参(一分) 甘草(炙,一分) 粳米(二钱)上为粗散。每服四大钱,水三盏,枣二个,煎六分,去滓,空心服。
人参 白术(各二钱) 黄芩 陈皮 川芎(各半钱) 归身尾(半钱) 甘草(一钱,炙。) 有热加生姜(三钱) 茯苓(一钱)必用大补气血,虽有杂证,以末治之。 当清热,补血气。
《病源论》云∶夫春阳气在表,人运动劳役,腠理则开,血气虚者,伤于风,至夏又热气乘《范汪方》治脓血利黄连丸方∶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龙骨(四两) 黄柏(三两) 升麻(三两)凡五物,捣下筛,蜜和丸如梧子,白饮服三十丸,日三。 又云∶治下利赤白脓血桃花汤方∶赤石脂(二两,捣筛) 干姜(二两) 附子(一两)凡三物,以水五升,煮得三升,服一升,日三(一方有粳米,无附子。)《广济方》疗白脓痢方∶甘草(六分,炙) 浓朴(十二分,炙) 干姜(八分) 枳壳(八分,炙) 茯苓(八分)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六合,分温二服,忌生冷、油腻、小豆、粘食、海藻。
葛真人选,凡治人必须看病患色泽之真伪,脉息之虚实,有神无神,问病患之喜好,食若何,有痰无痰,痰之色若何。再察病患舌之颜色若何,滑与不滑,能食不能食间痛不痛,试观其情意,详审其从违,徐听其声音,再闻其气息,病之症了然于心患不得哉。
熟地 小蓟(并根用) 人参 蒲黄(炒) 川芎 当归(各五钱) 乌梅肉(五钱) 煎不拘时服治吐衄或破伤失血。蓦患口噤。项强。背直。类中风症。此皆由失血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