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病(疾病二) - 下卷子嗣类 - 妇人规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妇人规

《妇人规》- 下卷子嗣类 - 女病(疾病二)

作者:攻介宾 朝代:明 阅读数:18人阅读

   妇人所重在血,血能构精,胎孕乃成。欲察其病,惟于经候见之;欲治其病,惟于阴分调之。盖经即血也,血即阴也,阴以应月,故月月如期,此其常也。及其为病,则有或先或后者;有一月两至者;有两月一至者;有枯绝不通者;有频来不止者;有先痛而后行者;有先行而后痛者;有淡色、黑色、紫色者;有瘀而为条、为片者;有精血不充而化作白带、白浊者;有子宫虚冷而阳气不能生化者;有血中伏热而阴气不能凝成者;有血 、气痞,子脏不收,月水不通者。凡此皆真阴之病也。真阴既病,则阴血不足者,不能育胎;阴气不足者,不能摄胎。凡此摄育之权,总在命门。正以命门为冲任之血海,而胎以血为主,血不自生,而又以气为主,是皆真阴之谓也。所以凡补命门则或气或血,皆可谓之补阴,而补阴之法,即培根固本之道也。凡自壮至老,乃人人之所不可缺者,而矧以先天、后天之肇基,又将舍是而何求乎?是以调经种子之法,亦惟以填补命门,顾惜阳气为之主。然精血之都在命门,而精血之源又在二阳心脾之间。盖心主血,养心则血生,脾胃主饮食,健脾胃则气布。二者胥和,则气畅血行。此情志饮食,又当先经脉而为之计者,亦无非补阴之源也。

   使不知本末先后,而妄为之治,则又乌足以言调经种子之法?(以上宜麟策终)

中医书籍:妇人规

上一节:男病(疾病一)

下一节:盈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