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阳跷〕 - 后编枢要奇经篇第七 - 经络全书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络全书

《经络全书》- 后编枢要奇经篇第七 - 五、〔阳跷〕

作者:沈子禄、徐师曾撰 朝代:明·万历四年 阅读数:19人阅读

   (跷,捷也。两跷脉,各长八尺)《难经》曰∶阳跷脉,起于根中(根,足跟也),循外踝(申脉穴也,属足太阳膀胱经),上行入风池(穴名,在项后发际陷中)。为病阴缓而阳急(阴,曰里。阳,曰表。阴缓而阳急,里和而表病也,宜汗之)。滑伯仁曰∶阳跷本足太阳之别,合于太阳,其气上行,与足少阴会于章门之下,又与手阳明会于肩端,又与手、足太阳、阳维会于肩 ,从胛骨上廉又与手、足阳明会于口吻,及鼻两旁,又与任脉、足阳明会于目下。

   娄全善曰∶经独言阴跷而不及阳跷,脱简故也。凡阳跷所会二十二穴∶〔申脉〕(足太阳外踝下),〔附阳〕(足太阳外踝上),〔仆参〕(足太阳跟骨上),〔居 〕(足少阳章门下),〔肩 〕(手阳明肩端),〔巨骨〕(手阳明肩上),〔 俞〕(手太阳肩胛上),〔地仓〕(足阳明口吻旁),〔巨 〕(足阳明鼻旁),〔承泣〕(足阳明目下),〔睛明〕(足太阳目内 )。

   

中医书籍:经络全书

上一节:四、〔带〕

下一节:六、〔阴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