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散证 - 卷四 - 伤寒论注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伤寒论注

《伤寒论注》- 卷四 - 三白散证

作者:柯琴 朝代:清 阅读数:9人阅读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白小陷胸汤,为散亦可服。

   太阳表热未除,而反下之,热邪与寒水相结,成热实结胸。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不四肢烦疼者也。名曰三白者,三物皆白,别于黄连小陷胸也。旧本误作三物,以黄连、栝蒌投之,阴盛则亡矣。又误作白散,是二方矣。黄连、巴豆,寒热天渊,云亦可服,岂不误人?且妄编于太阳篇中水 证后,而方后又以身热皮粟一段杂之,使人难解。今移太阴胸下结硬之后,其证其方,若合符节。

   按∶三白小陷胸,非是两汤,系三白可陷下胸中之结耳。不可作两句看,盖既称寒实,小陷胸是大寒之药,乃下井投石耳。

   三物白散∶桔梗 贝母(各二钱) 巴豆(一分,去皮熬黑研如脂)上二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

   贝母主疗心胸郁结,桔梗能开提血气利膈宽胸。然非巴豆之辛热斩关而入,何以胜硝、黄之苦寒,使阴气流行而成阳也?白饮和服者,甘以缓之,取其留恋于胸,不使速下耳。散者散其结塞,比“汤以荡之”更精。

   病在膈上者,必吐;在膈下者,必利。

   本证原是吐利,因胸下结硬,故不能通。因其势而利导之,则结硬自除矣。

   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东垣云∶“淡粥为阴中之阳,所以利小便。”今人服大黄后,用粥止利,即此遗意耳。

   

中医书籍:伤寒论注

上一节:太阴脉证

下一节:少阴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