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 - 上卷 - 温疫论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温疫论

《温疫论》- 上卷 - 盗汗

作者:吴又可 朝代:明 阅读数:16人阅读

   里证下后,续得盗汗者,表有微邪也。若邪甚竟作自汗,伏邪中溃,则作战汗矣。凡人目张,则卫气行于阳,目瞑,则卫气行于阴,行阳谓升发于表,行阴谓敛降于内。今内有伏热,而又遇卫气,两阳相搏,热蒸于外则腠理开而盗汗出矣。若内伏之邪一尽,则盗汗自止,设不止者,宜柴胡汤以佐之。时疫愈后,脉静身凉,数日后反得盗汗及自汗者,此属表虚,宜黄 汤。

   

   柴胡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一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二枚)古方用人参半夏,今表里实,故不用人参。无呕吐,不加半夏。

   

   黄 汤

   黄 (三钱) 五味子(三钱) 当归(一钱) 白术(一钱) 甘草(五分)照常煎服。如汗未止,加麻黄净根一钱五分,无有不止者,然属实常多,属虚常少,邪气盛为实,正气夺为虚。虚实之分,在乎有热无热,有热为实,无热为虚。若颠倒误用,未免实实虚虚之误,临证当慎。

   

中医书籍:温疫论

上一节:自汗

下一节:狂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