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结 - 下卷 - 幼科折衷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幼科折衷

《幼科折衷》- 下卷 - 大便结

作者:秦景明 朝代:明 阅读数:16人阅读

   总括 小儿便结哭声高,津液不润为火熬;急投煎剂并导法,免使儿遭日夜号。

   脉法 阳结脉沉实而数,阴结脉浮而迟。

   《内经》∶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又曰∶肾主大便,大便难者,取足少阴。夫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浓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燥结。杨氏曰,邪热入里,则内有燥粪,三焦伏暑则津液中干,此大肠之夹热也。宿食留滞则腹胀痛闷,胸痞欲呕,热气燔灼,则内受风热,坚燥闭塞,热宜疏利三黄丸,积宜消积丸,惟胸中活法治之。

   小儿初生,腹胀欲绝,大小便不通,急令妇人漱口,吸咂儿胸前背心手足腹脐下,共七处,以红赤色为度,须臾自通。

   〔附方〕

   消积丸

    见伤积症内。

   

   三黄丸

    黄连 黄芩 大黄(酒蒸晒九次)等分为末,蜜丸。

   

中医书籍:幼科折衷

上一节:口病

下一节:阴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