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喘咳嗽 - 卷四下杂病歌 - 针灸聚英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针灸聚英

《针灸聚英》- 卷四下杂病歌 - 痰喘咳嗽

作者:高武 朝代:明·嘉靖八年 阅读数:22人阅读

   咳嗽列缺与经渠。须用百壮灸肺俞。尺泽鱼际少泽穴。前谷解 昆仑隈。 中七壮不可少。

   肺俞百劳乳根穴。风门肺俞咳血关。唾血内损治劳宫。间使神门太渊同。鱼际泻兮尺泽补。

   曲泉太 只在中。肝脾三壮肺俞兮。终及然谷与太冲。唾血振寒治太 。三里列缺太渊宜。

   呕血曲池神门穴。鱼际通前三穴医。吐脓不愈治 中。吐浊尺泽间使攻。列缺少商与前穴。

   此患治之四穴同。呕食不化治太白。呕吐通里与曲泽。劳宫阴陵太 中。照海太冲大都穴。

   通谷胃俞与肺俞。再兼一穴是隐白。患者呕逆治大陵。呕哕太渊治之宁。喘呕欠伸经渠上。

   治之无恙乐 平。上喘曲泽大陵中。神门鱼际三间攻。商阳解 昆仑穴。 中肺俞十穴同。

   喘嗽隔食治膈俞。喘满三间商阳宜。肺胀气抢胁下痛。阴都太渊肺俞除。喘息难行治中脘。

   期门上廉三穴善。诸虚百损等极病。五劳七伤失精证。大椎膏肓脾胃肺。下脘三里首肩井。

   传尸骨蒸肺痿法。膏肓肺俞四花穴。干呕间使三十壮。胆俞通谷及隐白。乳下寸半要识真。

   灸之神效胜服药。噫气劳宫与大敦。少商太渊与神门。太 陷谷与太白。八穴治之神效臻。

   痰涎阴谷与前谷。复溜三穴不可忽。结积留饮病不瘳。膈俞五壮通谷灸。数嗽而喘治太渊。

   一穴治之病自痊。

   

中医书籍:针灸聚英

上一节:伤寒

下一节:诸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