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 - 第五册 - 证治准绳类方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证治准绳类方

《证治准绳类方》- 第五册 - 破伤风

作者:王肯堂 朝代:明 阅读数:14人阅读

   

   羌活防风汤

   (《保命》) 治破伤风,脉浮弦,初传在表。

   羌活 防风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 甘草(各四两) 地榆 细辛(各二两)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热服。量紧慢加减用之。热盛加黄芩、黄连各二两,大便秘加大黄一两,自汗加防风、白术各半两。

   

   防风汤

    治破伤风同伤寒表证,未传入里,急宜服此。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各等分)上 咀,水煎服。后宜调蜈蚣散,大效。

   

   九味羌活汤

   羌活 防风 苍术(各一两半) 细辛(五钱) 川芎 白芷 生地黄 黄芩 甘草(各一两)以上九味, 咀,每服一两,水煎。

   

   蜈蚣散

   蜈蚣(一对) 鱼鳔(五钱,炒) 左盘龙(半两,炒烟尽)上为细末,用防风汤调服。如前药解表不已,觉直转入里,当服左龙丸,服之渐渐看大便软硬,加巴豆霜。

   

   白术防风汤

    若服前药已过,脏腑和,有自汗者,宜服此药。

   白术 黄 (各一两) 防风(二两)上 咀,每服七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滓温服。

   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用热药自汗不休,故知无寒也,宜速下之。先用芎黄汤三二服,后用大芎黄汤下之。

   

   芎黄汤

   川芎(一两) 黄芩(六钱) 甘草(炙,二钱)上为 咀,每服五七钱,水一盏半,同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大芎黄汤

   川芎(五钱) 大黄(生) 黄芩 羌活(去芦,各一两。)上为 咀,根据前煎服,以利为度。

   

   江鳔丸

    治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涩,知病在里。

   江鳔(半两,炒) 野鸽粪(半两,炒) 雄黄(一钱,水飞) 蜈蚣(一对) 天麻(一两) 白僵蚕(半两,炒)上为细末,分作三分,先用二分,烧饭为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又用一分,入巴豆霜一钱同和,亦以烧饭为丸,不用朱砂为衣。每服朱砂为衣丸药二十丸,入巴豆霜丸药一丸,次服二丸,渐加至利为度,再服朱砂为衣丸药,病愈止。

   

   左龙丸

   左盘龙 白僵蚕 鳔(并锉炒。各半两) 雄黄(一钱,水飞研)上为细末,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送下。如里证不已,当于左龙丸药末一半内,加巴豆霜半钱,烧饭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同左龙丸一处合服,名左龙丹。每服药中加一丸,如此渐加服至十丸,以利为度。若利后更服后药,若搐痉不已,亦宜服后药羌活汤。

   

   羌活汤

    治破伤风,搐闭不通。

   羌活(去芦) 独活(去芦) 防风(去芦) 地榆(各一两)上为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如有热加黄芩,有涎加半夏。若病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宜养血为度。

   

   地榆防风散

    治半表半里,头微汗,身无汗。

   地榆 防风 地丁香 马齿苋(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米饮调下。

   

   养血地黄当归散

    治破伤风,日久渐虚,邪气入内。

   当归(去芦) 地黄 芍药 川芎 本(去芦) 防风(去芦) 白芷(各一两) 细辛(去苗,五钱)上为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一盏,温服。

   

   白术黄 汤

   白术(二钱) 黄 (三钱) 防风(一钱半)上水煎,食前服。

   

   白术升麻汤

   白术 黄 (各二钱) 干葛(五分) 升麻 黄芩(各一钱) 甘草(五分)上水煎,食远服。

   

   蠲痉汤

   羌活 独活 防风 地榆(各一钱) 杏仁(七枚,去皮捣碎,蒸令熟,研成膏)上前四味,以水一盏,煎七分,入杏仁和匀服之。兼以搽疮上,瘥。

   

   朱砂指甲散

   人手足指甲(炒烟起,六钱) 独活 朱砂(另研) 天南星(姜制。各二钱)上制度为细末,分作三服,酒调下。

   

   玉真散

   南星 防风(各等分)上为末,生姜汁调服,伤处以此贴之。

   

中医书籍:证治准绳类方

上一节:鹤膝风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