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 - 卷第一 - 金匮钩玄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匮钩玄

《金匮钩玄》- 卷第一 - 痢

作者:朱震亨 朝代:元 阅读数:14人阅读

   (身热、后重、腹痛、下血。)戴云∶痢虽有赤白二色,终无寒热之分,通作湿热治。但分新旧,更量元气。用药与赤白带同。

   身热挟外感∶不恶寒,小柴胡汤去人参。恶寒发热为表证,宜微汗和解。

   苍术 川芎 陈皮 芍药 甘草 生姜煎服。

   后重,积与气郁坠下,兼升兼消。

   或气行血和积少,但虚坐努力,此为亡血。倍用归身尾,却以生芍药、生地黄、桃仁佐之,复以陈皮和之。

   或下痢而大孔痛者,此因热流于下也。用木香、槟榔、黄芩、黄连(炒)、干姜。

   或痢退减十之七八,积已尽,糟粕未实,当炒芍药、炒白术、炙甘草、陈皮、茯苓汤下固肠丸三十粒。

   然固肠丸性躁,有去湿实肠之功,恐滞气未尽者,不可遽用此药,只宜单服此汤可也。

   或痢后糟粕未实,或食稍多,或饥甚方食腹中作痛者,切勿惊恐。以白术、陈皮各半盏煎服。和之则安。

   或久痢后,体虚气弱,滑泄不止,又当以诃子肉、豆蔻、白矾、半夏之类择用以涩之。甚则加牡蛎,然须以陈皮为佐。若大涩,亦能作痛。又甚者,灸大枢、气海。

   古方用浓朴为泻凝滞之气,然朴太温而散气,久服,大能虚人。滞气稍行,即去之。余滞未尽,以炒枳壳、陈皮。然枳壳亦能耗气,比之浓朴少缓,比陈皮亦重。滞退一半,当去之,只用陈皮以和诸药。陈皮去白,有补泻之兼才,若为参术之佐,亦能补也。

   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药、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为佐。恶寒痛者加桂;恶热痛者加黄柏。达者更能参以岁气、时令用药,则万举万全,岂在乎执方哉。

   诸不治证∶下痢纯血者必死。下痢如尘腐色者死。

   下痢如屋漏者死。下痢如竹筒注者,不可治。

   下痢如鱼脑者,半生半死。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金匮钩玄

上一节:

下一节:禁口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