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血 - 卷第二 - 金匮钩玄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匮钩玄

《金匮钩玄》- 卷第二 - 下血

作者:朱震亨 朝代:元 阅读数:13人阅读

   不可纯用寒凉药,必于寒凉药中用辛味并温,如酒浸炒凉药、酒煮黄连之类。

   有热,四物汤加炒栀子、升麻、秦艽、阿胶珠。

   下血属虚,当归散四物汤加炮干姜、升麻。

   又方∶用白芷五倍子丸。

   凡用血药,不可单行单止。

   有风邪下陷,宜升提之。盖风伤肝、肝生血故也。有湿伤血,宜行湿消热可也。

   内经谓身热即死,寒则生。此亦是大概言之,必兼证详之则可。今岂无身热生寒而死者。

   脉沉小流连或微者,易治。

   脉浮大洪数者,难愈。宜滑不宜弦。

   仲景治痢,可温者五法,可清者十法。或解表,或利小便,或待其自已,区分易治难治极密。但与泻同,立法不分。学人当辨之。

   大孔痛,一曰温之,一曰清之。

   久病、身冷、自汗、脉沉小者,宜温。

   暴病、身热、脉浮洪者,宜清。

   有可吐者、有可下者、有可汗者。

   初得时,原气未虚,必推荡之,此通用之法。稍久气虚,则不可。

   先水泄,后脓血,此脾传肾,贼邪难愈。

   先脓血,后水泄,此肾传脾,微邪易愈。

   如豆汁者,湿也。盖脾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常兼四脏。故如五色之相杂,当先通利,此迎而夺之之义。如虚者,亦宜审之。

   因热而作,不可用巴豆等药。如伤冷物者,或可用,亦宜谨之。

   又有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却宜明运气之胜,复以治之。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金匮钩玄

上一节:溺血

下一节: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