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 卷之六辩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 伤寒论辩证广注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伤寒论辩证广注

《伤寒论辩证广注》- 卷之六辩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作者: 朝代: 阅读数:11人阅读

   麻黄(二两去节) 赤小豆(一升) 连轺(二两连翘根也) 杏人(四十个去皮尖) 大枣(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一斤)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成注引内经曰。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正。此之谓也。又煎用潦水者。亦取其水味薄。则不助湿气。故字疑有误当从删。

   或问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仲景法。当用茵陈蒿汤。今不用大黄。以下里热。反用麻黄汤。加减。以发其汗何也。

   余答云。此条病。当是太阳经传来者。太阳伤寒。理宜用麻黄汤。止因邪传阳明。热郁于里。里非胃府。以阳明经居太阳之里。即尚论篇所云。躯壳之里是也。惟其里热。所以上方中用麻黄汤。而去桂枝之辛热。更加赤小豆姜枣之甘辛。

   以祛散在表之寒湿。复加连轺生梓白皮之苦寒。以清解肌里之瘀热。内台方议云。伤寒汗不尽。则阳明经为瘀热所凝。

   身必发黄。其脉当浮。取此汤以微汗之。此即成注所云以汗为正同一义也。

   (琥)按以上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仲景原论中止一篇。列之第五卷。然其方亦不可尽执。须合昔贤方论。通变而行。

   则医之为道。庶乎其近之矣。

   

中医书籍:伤寒论辩证广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