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方 -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 伤寒论辩证广注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伤寒论辩证广注

《伤寒论辩证广注》-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 半夏泻心汤方

作者: 朝代: 阅读数:13人阅读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甘草(炙) 人参(以上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云。辛入肺而散气。半夏干姜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连黄芩之苦。以泄痞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之。愚以结胸挟实。痞气挟虚。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之甘缓以补之也。

   内台方议曰。病在半表半里。本属柴胡汤。反以他药下之。虚其肠胃。邪无所归。故结于心下。重者成结胸。心下满而硬痛也。轻者为痞。满而不痛也。若此痞结不散。故以黄连为君。苦入心以泄之。黄芩为臣。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温为使。辛能散其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其中。而益其肠胃之不足。使气得平。上下升降。阴阳得和。

   其邪之留结者。散而已矣。经曰。辛入肺而散气。苦入心而泄热。甘以缓之。三者是矣。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此条虽系太少合病。实则少阳之证居多。

   故从少阳篇例。成注云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宜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宜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

   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呕者。胃气逆也。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愚意以此必是胃中有停饮而作呕。故宜加也。)

中医书籍:伤寒论辩证广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