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验脓法 - 卷中 - 医门补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门补要

《医门补要》- 卷中 - 痈疽验脓法

作者:赵濂 朝代:清 阅读数:11人阅读

   放脓拔刀用响铜打成,临时以右手大指与食指,掐住刀口,向上卧刺,方不伤好肉,要脓口顺下流势之处,浅深量意。口欲大则刀斜出,口欲小则刀直出。脓深放浅,则内脓不出,反泄好血。脓浅放深,则内脓虽出,好肉已伤。轻捺病处,便痛皮热,重者脓浅而稠。重按方痛,皮稍热者,脓深而稀。遍捺患上,有一点软陷不起者,或皆硬不痛者,脓未熟,或瘀血,若放早,必伤气血,而脓难成。捺之软而即起者,或皆软不痛者,脓己熟,或湿水,若不放,则腐烂深,而疮难敛。肿高而软者,发于肌肉,放宜浅。肿低而硬者,发于筋脉,放宜深。肿平皮色不变者,毒着于骨,当火针烙之。体虚者,先补而后放。有起一二日,皮色照常,已有脓者。或十数日,皮色紫黑,尚无脓者。有数月之久,仍须刀放者。亦有不待放而死者。故用刀针宜审。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医门补要

上一节:流注初起治法

下一节:溃脓难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