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证 - 卷二 - 幼幼集成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幼幼集成

《幼幼集成》- 卷二 - 暑证

作者:陈复正 朝代:清 阅读数:16人阅读

   经曰∶太阳中热, 是也。其证初起,面垢身热自汗,烦躁不安,唇舌皆赤,气出如火,小便赤涩,口中大渴。此证常见夏秋。

   按∶此条在藜藿之儿多有之,以其坐卧烈日之中,澡浴寒涧之内,以致暑气入里,内热外寒,故见以前诸证。

   医者见其身热自汗,口渴烦躁,疑为惊风,妄用风药,反燥其血,以致心中噎闷,昏不知人,甚则反张搐搦,皆由血不荣筋,烦热过甚之故也。若膏粱之儿,不涉长途,不经酷日,暑证尚少,何有暑风?若谓高堂广厦,口餐生冷,身纳风凉而得之者,即伤寒之类,又何暑之可称?

   古人谓暑伤心,其实心不可伤,伤之必死。盖心为君主之官,虚灵湛寂,神性居之,邪不易犯。止因六气之中,以暑配君火,故曰暑伤心,然所犯者心包络耳。包络为心之宫阙,扞蔽外邪,不容轻侮,惟由暑热摇撼外郭,故神志为之昏惑。但泻其太阳丙火,则少阴君主神志自宁矣。宜却暑丹。

   

中医书籍:幼幼集成

上一节:入方

下一节: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