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 卷中辩太阴少阴厥阴病中寒脉证并治法 - 中寒论辩证广注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寒论辩证广注

《中寒论辩证广注》- 卷中辩太阴少阴厥阴病中寒脉证并治法 -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作者:丹波元胤 朝代: 阅读数:10人阅读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成注引内经曰。若调寒热之逆。令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烦皆除。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汤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则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琥按上方后云。若无胆亦可用。则知所重在人尿。方当名白通加人尿汤始妥。人尿咸寒。内汤中。和令相得饮之。即成注云热物冷服之意。

   内台方议云。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服之。利当止。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乃寒气大甚。内为格拒。使阳气逆乱也。故加猪胆汁童便二物。以和其阴。内经曰。逆而从之。则格拒因解也。

   武陵陈氏云。下利。则寒甚于下。干呕。则寒甚于上。以反见虚烦。乃火无根失守之象。夫姜附之力。不得达于下焦。而虚阳上浮。其死可立而待非用人尿猪胆汁。以为向导。不可葱白之通阳气。乃正治之法。二物之通阳气。

   乃反治之法。人尿咸寒。取其降下。水畜惟胆苦寒。取其同气相求也。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此条系少阴中寒。寒气积结。变为水气之证。少阴二三日。寒邪犹浅。

   至四五日。寒邪已深。成注云。肾主水。肾病不能制水。水寒之气内甚。则腹痛。小便不利。及自下利。外甚。则四肢沉重。疼痛。其人或咳者。水寒气逆也。或小便利者。即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小便色白之意。或下利者。

   谓前自下利。系二三日之证。此必是前未尝下利。指四五日后。始下利者而言。或呕者。水寒之气上壅也。故与真武汤。以益阳气。散寒水。)

中医书籍:中寒论辩证广注

上一节:白通汤方

下一节:真武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