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 - 第一帙 - 本草乘雅半偈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乘雅半偈

《本草乘雅半偈》- 第一帙 - 薯蓣

作者:卢之颐 朝代:明 阅读数:20人阅读

   (本经上品)肥遁则无不利。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

   【核】曰∶薯蓣,古名也。避唐代宗讳,改作薯药;又避宋英宗讳,改作山药。后世惟名山药,不知薯蓣名矣。生嵩山山谷,及临朐、钟山、南康、蜀道、北都、四明、山东、江南、怀庆诸处。入药野生者为胜。供馔,家种者为良。春生苗,蔓延篱落。紫茎绿叶。叶有三尖,似白牵牛叶,更浓而光泽。五六月开花成穗,淡红色。结荚成簇,三棱合成,坚而无仁。其子别结叶旁,状似雷丸,大小不一,皮色土黄,内肉清白,煮食甘滑。春冬采根,生时掷地如粉,干则内实不虚,其色洁白如玉。青黑者不堪入药,种植甚易。截作薄片者亦生,随所杵之窍而像之也。南中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甘美,食之尤益于人,胜于家种者。江中闽中一种,根如姜、芋,皮紫,极大者重数斤。

   煮食虽美,但气寒于北地者。修治勿用平田生二三纪者,须要山中生经十纪者。其皮赤,四面有须者良。采得以铜刀刮去赤皮,洗去涎,蒸过,。曝干用。六芝为之使。恶甘遂。

   【 】曰∶效所杵之窍以赋形,如预备署所,故称薯蓣。假微薄之种,充气沦结,建立中央,故治伤中。以致虚羸,而为寒热邪气者,乃若益气力,长肌肉,即治伤中虚羸之验也。

   而伤中之因,皆因阴气萎蘼。薯蓣入土便生,阴森肥遁,宁不强阴,且其赋形效窍,则有窍处,宁不周到,虽假故物为胎,亦属气化所钟,是与六芝交相为使。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本草乘雅半偈

上一节:赤箭

下一节:干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