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根 -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 本草图经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图经

《本草图经》-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 黄药根

作者:苏颂 朝代:宋 阅读数:32人阅读

    黄药根ph388.bmp ,生岭南,今夔、峡州郡及明、越、秦、陇州山中亦有之,以忠、万州者为胜。藤生、高三、四尺;根及茎以小桑,十月采根。秦州出者谓之红药子,叶似荞麦,枝梗赤色,七月开白花,其根初采,湿时红赤色,曝干即黄。开州兴元府又产一种苦药子,大抵与黄药相类,主五脏邪气,治肺,压热,除烦燥,亦入马药用。春采根曝干。又下有药实根条,云生蜀郡山谷。苏恭云∶即药子也,用其核仁。《本经》误载根字,疑即黄药之实,然云生叶似杏,花红白色,子肉味酸,此为不同。今亦稀用,故附于此。孙思邈《千金月令》∶疗忽生瘿疾一、二年者,以万州黄药子半斤,须紧重者为上。如轻虚,即是佗州者,力慢,须用一倍。取无灰酒一斗,投药其中,固济瓶口,以糠火烧一复时,停腾,待酒冷即开。患者时时饮一盏,不令绝酒气。经三、五日后,常须把镜自照,觉销即停饮,不尔便令人项细也。刘禹锡《传信方》亦着其效,云得之邕州从事张 , 目击有效,复己试,其验如神。其方并同,有小异处。惟烧酒侯香气出外,瓶头有津出即止,不待一宿,火仍不得太猛。酒有灰。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本草图经

上一节:槲若

下一节:药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