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十七 - 卷之三因阵 - 目经大成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目经大成

《目经大成》- 卷之三因阵 - 五苓散十七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因湿眼肿,并水泻,小便不利,此方主之。

   经曰∶诸湿肿满。又曰∶湿胜则濡泻。水道不利者,湿并于大肠故也。经曰∶淡味渗泄为阳,咸味涌泻为阴,二苓、泽泻之功用也。脾土健顺,则能制湿,膀胱气化,则能利水,白术、肉桂之功用也。大凡邪入太阳,目病头痛,发汗不愈,小便虽利而渴,亦宜五苓引而竭之,使邪从下出。然无恶寒症,不可用桂。故本方除桂名四苓散。本方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睛黄,便秘烦渴。本方合四君子,名春泽汤,治病瘥后便涩而渴。本方合平胃散,名胃苓汤,又名对金饮子,治中暑伤湿,停饮夹食,腹痛泄泻。及口渴便秘。本方合黄连香藿饮,治伤暑泄泻,发热口渴及疟疾热多寒少,口燥心烦。不效,再合小柴胡,名柴苓汤,治之准的。

   诗曰,四苓散∶白术起,猪苓泽泻茯苓止,热因热用肉桂增,除渴还能利小水。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目经大成

上一节:玉红膏十六

下一节:疏凿饮导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