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
传承
中医药传统文化
自舌上起一小泡,发一个,又一个,甚者七八个,连珠而生,舌黄,舌上肿痛,独生舌中者,名为舌杨梅,俱属心火。治用口疳药吹之。
治少阴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 柴胡 白芍 枳实 甘草(炙) 等分为末,白饮和服方寸匕。四逆散治少阴枢,(小柴胡汤敛阴同,盖之解芍药)”利一端
小儿属热之症。脉必洪数而实。色赤作渴。烦躁饮冷。声音雄壮。二便秘结。然其中有属虚经实热。宜泻心散以清心火。若色微赤。困卧惊悸。热渴饮汤。则属心经虚热。宜秘旨安神丸以生心血肝热。则左脸青赤。项强顿闷。目札螈 。此属肝经风热。宜柴胡清肝散主之若色微赤。倏热切牙。则属肝经虚热。宜地黄丸主之。肺热。则右脸赤。或主风邪。气粗咳便不利。乃脾肺燥热。不能化生肾水。宜黄芩清肺饮主之。若哽气出气。唇白气短。则属肺经虚热。宜五味异功散主之。脾热。则鼻赤身热。饮水。乳食如常。属脾胃实热。宜泻黄散热理脾。若色微赤。身凉饮汤。乳食少思。则属脾经虚热。宜五味异功散补中健脾。肾热。 则颏间色赤。足不欲覆。若肾与膀胱。气滞热结而小便不通者。宜五苓散主之。若色微赤。 则属膀胱阳虚。阴无所化。宜六味地黄丸主之。至若吐泻二症。间有因于热者。亦宜详辨。 假如吐乳色黄。不能受纳。此属胃经有热。宜先用泻黄散。次用人参安胃散。然当验其手指热。则属胃热。若手指冷。则属胃寒矣。宜兼详寒论。至如因热而泻者。则必大便。黄赤有沫。小便赤少。口干烦躁。宜四苓散主之。如更兼右腮色赤。饮冷者。属胃经实热。宜泻黄散主之。若右腮微赤。喜热恶冷。则属胃经虚热矣。宜白术散主之。若右腮及额间俱赤。 属心脾翕热。宜泻黄散加炒黑黄连。若左颊右腮俱赤。属肝火乘脾。宜四君子汤加柴胡。大抵泻症最伤元气。若热泻过甚。必变虚寒。宜兼参寒论。盖始病而热者。邪气胜则实也。终变为寒者。真气夺则虚也。久病而热者。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久泻元气虚寒。急宜温补。不得误执热论。再如阳虚发躁。内实真寒。而外似热症者。如目赤作渴。身热恶衣。扬手掷足。欲投于水。但诊其脉。洪数无伦。重按无力。是为假热。宜急投参附之剂。引火归元。若误进清凉。入口必死。症之疑似。有如此者。医者可不慎欤。此外。如胎毒火丹。口疮重舌。衄血便血。以及疳热等症。虽亦云属热。然皆各有虚实之不同。是亦不可不明察之也。
夫疳疮有数种,有血疳、风疳、牙疳、下疳之类。血疳者,乃脏中虚怯,邪热相侵,外乘分肉之间,发于肌肤之上。初如紫芥,破时血出,遍身行处成疮,气血损伤,破肉虚痒,久不愈或成疳 。风疳者,乃足阳明胃经或受风邪热毒,客于然谷之间,注在承山之侧。初生如疥癣,破时黄水浸淫成疮,风湿相搏,毒瓦斯聚攻,渐生遍体。或生小儿耳边,黄水疮亦谓之疳疮。牙疳者,皆由幼年好食甘甜煎爆辛热之物,以致阳明胃经蕴积邪热,上牙齿之间,或在牙根之内发成肿痛,或成腐肉败血来侵,溃烂牙槽,臭秽难近,以致牙齿脱落,日久不愈遂成大患。下疳者,乃男子玉茎生疮,此病皆由所欲不遂,或交接不洁,以致邪毒浸渍,发成疮毒,日久不愈或成便毒,或损烂阳物,甚不可轻,易多致不救。以上诸疳,治法不同,具方于下。 应效散 治气 疳蚀疮,多年不效者。 地骨皮(不以多少,冬月自取,只要皮阴干)上杵为细末,每用纸捻蘸 疮口内,频用,自然生肉。更用米饮调二钱,无时日进三服,又名托里散。 博金散 治下疳蚀,臭烂肿痛。 白矾(与密陀僧同为末,相和于沙锅内,火上炮汗尽) 密陀僧(以上各五钱) 白垩(二钱) 黄丹 轻粉(以上各一钱) 乳香(五分) 麝香(一字)上为细末,先须另用槐枝、葱白、盐、甘草熬汤淋 洗一二时,挹干,掺上项药。每用药先须洗浴,然后掺药,甚者三五次瘥。 乌金散 治疳 恶疮。 麝香 蟾酥(以上各一字) 粉霜 砂 轻粉(以上各一钱) 铜绿 砒霜 白干姜 草乌头 天南星 舶上硫黄(以上各五钱)上为细末,纸捻 之,或汤浸蒸饼和为锭子, 疮口内,上以膏贴之。 截疳散 治年深疳 疮,大效。 密陀僧 白蔹 白芨 黄丹(以上各一两) 黄连(半两) 轻粉(一钱) 脑子 麝香(以上各五分)上前四味为细末,后四味另研极细和匀为散。每用或掺或 疮口中,以膏贴之。 麝香轻粉散 治血疳疮,阴蚀疮,耳疳疮,一切恶疮皆治。 麝香 轻粉(各五分) 乳香 没药 白矾(飞过,各一两)上为细末,量疮干贴。 七宝槟榔散 治下元玉茎上或阴头上有疳疮,渐至蚀透,久不愈者。 槟榔 雄黄 轻粉 密陀僧 黄连 黄柏 朴硝(各等分)上为细末和匀,先以葱白浆水洗净,软帛挹干,如疮湿干掺,如干小油调涂。 玉粉散 治下阴疮疼不止。 滑石 密陀僧 寒水石(煨,各半两) 腻粉 麝香(各少许)上为细末,油调敷或干贴患处。 甘石散 治下部疳疮。 炉甘石 密陀僧(各一钱半) 轻粉(一分) 龙骨(五分) 麝香(少许) 橡斗子(烧灰存性,三钱。)上为细末,先用荆芥、杜仲、川椒煎汤,放温浴洗罢,然后用药一捻干贴。 金银花散 治下疳疮。 金银花 荆芥 朴硝 蛇床子 甘松 白芷 槟榔(各一两)上 咀,每用五钱,水五碗,加葱白二根,同煎数沸,盆盛水,先熏后洗却上药。 治下疳疮 孩儿茶上研为细末,先洗净,干则小油调敷,湿则干掺之,神效。 如圣膏 治风疳癣,或痒或痛,经年不可,一切恶疮并宜治之。 清油(半斤) 巴豆(三钱,去皮) 当归(五钱) 轻粉(一钱) 黄蜡(三两)上先将油慢火熬,次下巴豆、当归,熬黑色,滤去不用,入轻粉黄蜡,量疮搽之。 青金膏 治走马牙疳、蚀损腐烂者。 人言(一钱) 轻粉(半钱) 粉霜(半钱) 青黛(一钱) 麝香(少许)上为细末,小油调,新笔写在纸上荫干,每用少许在疳蚀处,白纸封之。 鸦HT 散 专治疳疮。 老鸦头(一个,烧灰) 轻粉(五分) 黄丹(五分) 枯矾(五分) 麝香(少许)上为细末,先用温水洗净后搽药,妙。 乳香荜茇散 专治牙痛骨槽风。 天麻 防风 细辛 红豆(各一钱) 荆芥穗 乳香 没药 官桂(各半钱) 当归 薄荷叶(各二钱) 川乌 盆硝(各一钱) 麝香(少许) 荜茇(一钱)上为细末,每用一字或半钱,口含水,鼻嗅之,任左右。 牢牙散 治牙断绽肉,牙疳肿疼,牙齿动摇欲落,牙黄口臭。 升麻(四钱) 羊胫骨灰 羌活(各一两) 草龙胆(一两半,酒制)上为细末,每用少许贴牙断疼处,噙良久,有涎吐去。 麝胆散 治走马牙疳危恶候。 麝香(少许) 胆矾(一钱) 铜绿(半两) 白矾(生用,一分)上为细末研匀,上擦牙蚀处。 三矾散 治牙根急疳。 青矾 黄矾(各半两) 白矾(枯,一分) 麝香(一钱)上为细末研匀,每用些少敷于疮上,有涎吐之。 青金散 治走马牙疳,蚀损唇舌,肉腐牙落臭烂,其效如神。 铜绿,砒(各等分,制)上研细,每用些少敷于患处。
本是感症。而兼有他病。丹溪先生所谓杂合病也。其治之即当稍变感症成法矣。用载之篇末。以成一家之言。
字震父,姑苏人,工于医,尝着《医学会同》二十卷。推五运六气之标本,察阴阳升降之左右,以定五脏六腑之虚实,会经脉气血之流注,愈病回生,率与他医异。由平江医学教授,擢江浙医学提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