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
传承
中医药传统文化
(凡一切补药诸膏宜此火煎之)
治男子妇人,咳而胸膈稳痛,两脚肿满,咽干口燥,烦闷多渴,时出浊唾腥臭,名小便赤黄,大便多涩。实者先投参苏饮四服,虚者先投小青龙汤四服,并用生姜、枣却服此。(二方见大方科伤寒和解类及通治类。)桔梗(去芦) 贝母(去心) 大当归(酒浸) 栝蒌仁 枳壳(去穣,炒) 薏苡仁(微炒)桑白地骨皮(去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不以时温服,咳不渴,加百药煎。热,加黄芩甚,
黄连(一味,茱萸汤润一宿,曝干为末作丸)左胁作痛者,此方主之。 肝,东方木也。南面而立,则左为东矣,故左胁为肝之部位。所以痛者,木气实也。木欲实,金当平之。以黄连泻去心火,使金无所畏,自足以平肝,故曰抑青。此古人实则泻其子,治之以其所水胜也。
竹火 火力和缓,宜煎一切滋培药。
其色或黄或黑,碎点无数,由火郁血分,风邪外搏而成。用时珍玉蓉散∶猪牙皂角、紫背浮萍、青梅、樱桃各一两,鹰屎白三钱(或鸽粪白亦可),共研细末,每早晚用少许在手心久又方∶附子、蛤粉、茯苓、白芷、陀僧、山柰各五钱,共为末,蜜调擦面上,次日洗去,甚效。并治酒刺。 又方∶苍耳草嫩叶尖和盐少许,捣烂,五六月间日擦十余次,甚效。 又方∶紫背浮萍、汉防己,煎水洗。或晒干为末擦之,甚效。
羌活 枳壳 归身 白术 薄荷 甘草 龙胆草 桔梗 黄芩 半夏 防风 连翘 川芎玄参 栀子仁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