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
传承
中医药传统文化
腹痛者,缘邪气与正气相搏,则为腹痛。如阳邪传里而痛者,其痛不常,当以辛温之剂和之,小建中汤。阴寒在内而腹痛者,则痛无休时,尝欲作利也,以热剂温之,附子理中汤。有燥屎宿食而痛者,则烦而不大便,腹满而硬痛也,大承气下之。少阴下利清谷,脉欲绝,腹痛者,通脉四逆汤;兼小便不利者,真武汤。实痛而关脉实者,桂枝大黄汤。经云诸痛为实,则痛随利减之法也。
孩儿茶 白檀香 白豆蔻 桔梗 麦冬(去心) 蛤粉(各一两) 川贝母(一两,去心) 南薄荷 天门冬(各五钱) 木香(三钱) 麝香(二分) 真冰片(五分)上药共为末。甘草四两。熬膏为丸。如梧子大。每噙化一丸。去痰降气止嗽。如神。不可备述。
凡产后脏腑劳伤,气血虚损,或包络挟于宿冷,或当风取凉,风冷乘虚而搏于血,壅滞不宣,积蓄在内,故不下也。宜温暖活血,则血自行,此必小腹胀满,刺痛无时,宜用血症黑神散,予每治此症,用生化汤倍桃仁,调失笑散,生新行瘀,频以黑沙糖冲滚汤,少滴无灰酒服之。如素不饮,或恐发晕,即不加酒亦可,每每获效。又或因脾胃素弱,中气本虚,败血亦少,气乏血阻,不能尽下,其症乍痛乍止,痛亦不甚,不可用大黄等药攻之,反增别病,加减八珍汤主之,或生化汤多服数帖亦效。 黑神散 (见前卷谵语门)。
四季梗叶常青,凌冬不衰。毒蛇咬,捣汁饮,以渣涂,立愈。
治小儿禀赋不足,肾气虚弱,骨髓不充,囟缝不合,体瘦力弱。 熟地黄(酒浸,焙干) 川牛膝(酒浸,焙) 鹿茸(蜜涂,炙) 山茱萸(酒浸,蒸透,去柞取皮) 干山药(各五钱) 牡丹皮(洗净) 白茯苓(各三钱) 泽泻(二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空心用盐汤或温酒任下。
荷叶煮酒服。瘀血腹痛 韭菜汁热酒冲服,或桃仁七粒(炒研)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