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
传承
中医药传统文化
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方梅核仁 辛夷(各一升) 葛上亭长(七枚) 泽兰子(五合) 溲疏 本(各一两)上六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大豆。先食酒服二丸,日三,不知,稍增之。若腹中无积坚者,去亭长,加通草一两;恶甘者,和药先以苦酒搜散,乃纳少蜜,和为丸。
治上焦耳鸣而聋及出脓水甘草 升麻 木通 赤芍药 桑皮 麦门冬 前胡 生地黄 赤茯苓 菊花 蔓荆子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带之令夫妇相爱。生岭南。头如弹子,尾若鸟尾,两片开合,见人自动,故曰独摇草。 海药云谨按《广志》云∶生岭南。又云∶生大秦国。性温、平,无毒。主头面游风,遍身痒。煮法淋蘸。陶朱术云∶五月五日采,诸山野往往亦有之。
陈无择云∶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足厥阴心痛,两胁急,引小腹连阴股相引痛。手心主心痛,彻背,心烦,掌中热,咽干,目黄赤,胁满。足太阴心痛,腹胀满,涩涩然大便不利,膈闷咽塞。手太阴心痛,短气不足以息,季胁空痛,遗矢无度,胸满烦心。足少阴心痛,烦极,面黑,心悬若饥,胸满,腰脊痛。背输诸经心痛,心与背相引,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诸腑心痛,难以俯仰,小腹上冲,卒不知人,呕吐泄泻。此皆诸经、诸俞、诸腑涉邪所致,病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汨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肝心痛者,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真心痛者,(如前经义)脾心痛者,如锥针刺其心腹,蕴蕴然气满。肺心痛者,若从心间起,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肾心痛者,与背相控,善螈,如物从后触其心,身伛偻。胃心痛者,腹痛胸满,不下食,食则不消。皆脏气不平,喜怒忧郁所致,此属内因。饮食劳逸,触忤非类,使脏气不平,痞膈于中,食饮遁注,变乱肠胃,发为疼痛。或饮啖生冷果实,中冷不能消散,结而为积,还食还发,名积心痛。及有脏寒生蛔致心痛者。所谓九种心痛,曰饮、曰食、曰风、曰冷、曰热、曰悸、曰虫、曰注、曰去来痛者,除风热寒属外所因,余皆不内外因。更有妇人恶血入心脾经,发作疼痛,尤甚于诸痛。更有卒中、客忤、鬼击、尸疰,使人心痛,亦属不内外因。 丹溪曰∶心痛即胃脘痛,虽日数多,不吃食不死,若痛方止便吃物,还痛。必须三五服药后,方可渐渐吃物。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术。脉弦者是食,宜温散。盖食得寒则凝,得热则化,更用行气,或利药助之,无不愈。脉滑者是痰,痰因气滞而聚,阻碍道路,气不得通而痛,宜导痰解郁。凡痛必用温散,以其郁结不行,阻气不运故也。腹痛以手可重按者属虚,宜参、术、姜、桂之类;手不可按者是实,宜用硝黄下之。肥白人腹痛,多是气虚兼湿痰,宜半夏、人参、二术之类。饮食过伤而腹痛,宜木香槟榔丸下之。如气虚之人伤饮食而腹痛,宜调补胃气并消导药,参、术、山楂、枳实、麦芽、木香、神曲之类。如腹中常有热而痛,此为积热,宜调胃承气汤下之。小腹实痛,用青皮以行其气;小腹因寒而痛,宜桂枝、吴茱萸。脐下忽大痛,人中黑者,多死。心痛,用山栀并劫药止之,若又复发,前药必不效,可用玄明粉一服立止。脉坚实,不大便者,下之。
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云∶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又云∶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又云∶是经多气少血。 《难经》曰∶胃重二斤一两。 张介宾曰∶胃之上口名曰贲门,饮食之精气,从此上输于脾肺,宣布于诸脉。胃之下口,即小肠上口,名曰幽门。 足阳明胃腑图p06-d43a53.bmp
(附论)夫妊娠漏胎者。谓妊娠数月而经水时下也。此由冲任脉虚。不能约制。手太阳少阴之经血也。冲任之脉为经络之海。起于胞内。手太阳小肠脉也。手少阴心脉也。是二经为表里。 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有妊之人。经水所以断者。壅之养胎。蓄之以为乳汁也。冲任气虚。 则胞内泄不能制其经血。故月水时下。亦名胞漏。血尽则人毙矣。又有因劳役。喜怒哀乐。 不节饮食生冷。触冒风寒。遂致胎动。若母有宿疾。子脏为风冷所乘。气血失度。使胎不安。 故令下血也。妊娠卒然有损动。或冷热不调和。致伤于胎。故卒痛而下血。若不止之。则堕胎也。 方阿胶汤 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 阿胶(炒燥) 刘寄奴 赤石脂 黄连(去须) 白龙骨(各一两半) 乌梅(五枚碎焙) 桑寄生 甘菊花 当归(切焙) 旋复花(炒) 地榆 白术(各一两) 枳壳(去瓤麸炒一两二钱)艾八分。 续断丸 治妊娠漏胎。下血不止。腹内疼痛。夫妊娠将理失宜。经血时下。谓之漏胎。由冲任虚弱。不能固养胞胎。故经血时下。如器之漏也。久漏不已。则胎气无所禀养。必致萎燥矣。 续断 附子(炮制去皮脐) 蒲黄 干姜(炮) 芍药 芎 山茱萸 菟丝子(酒浸焙别杵) 黄 (炙锉) 山芋 熟地黄(焙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日晚温酒送下。 截诃散 (一名人参散出医学类证) 治胎未实。或房室惊触。劳力过度。伤动胞胎。或食毒物。致子宫虚滑。经血沥淋。若不急治。败血凑心。子母难保。日渐胎干危亡。 人参(去芦) 黄 (蜜炙) 阿胶(炒) 甘草(炙) 苎根 木香(不见火) 青竹茹 芎 陈皮(去白) 附子(炮) 生姜 糯米(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通口服。忌生冷、鸡鸭、鱼面。 艾叶汤 治妊娠胎漏下血。 艾叶(炒) 黄芩(去黑心各半两) 黄连(去须) 茯神(去木) 桑耳 代赭石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 白茅根(切) 白芷 阿胶(炒各一两) 白术(二钱) 上粗捣筛。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阿胶散 (一名地榆散) 治漏胎下血不止。 续断饮 (出大全良方) 治妊娠漏胎下血不止。脐腹疼痛。 续断(锉二两) 艾叶(去梗焙干) 熟地黄(焙) 当归(切焙各一两) 竹茹(新者) 阿胶(炙燥) 鸡苏(去根茎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用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早黄 饮 治妊娠胎漏。月水时下。此由冲任脉虚。不能制约太阳少阴之经。故令血下。盖冲任之脉为经络之海。皆起于胞内。今不能制其经血。故为漏胎。血干则死。 黄 (锉) 地榆 桑寄生(各一两半) 艾叶(半两) 白龙骨(锉三两) 生地黄(二两) 生姜(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食前服。 如人行三五里再服。 熟干地黄散 (出圣惠方) 治妊娠胎漏。腹痛不止。心神虚烦。 熟地黄 人参(去芦头) 芎 (各二两) 阿胶(三两捣碎炒令黄) 白龙骨(一两)当归(三钱锉微炒) 麦冬(三钱去心) 上捣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 煎六分去滓榆白皮散 (出和剂方) 滑胎易产。治妊娠漏胎去血。及临产惊动太早。产时未至。秽露先下。致使胞胎干燥。临产艰难。并宜治服之。 白榆皮 葵根(一方用子) 瞿麦(各一两) 大麻仁(去壳) 木通(半两) 川牛膝(三钱去苗酒浸切焙)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温服不拘时。 竹茹寄生汤 (出圣惠方) 治妊娠漏胎。心腹 痛。或时下血。 竹茹 桑寄生 阿胶(炙燥) 艾叶 芍药 白术(各等分) 上锉如麻豆大。拌匀。 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姜黄汤 (出圣惠方) 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腹痛。 姜黄 当归(切焙) 熟地黄(焙) 艾叶(焙干) 鹿角胶(炒燥各一两) 上粗捣筛。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入生姜半钱切。枣三枚擘破。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妊娠胎漏。腹痛不止。心神虚烦。 (出圣惠方)熟地黄(二两半) 鹿茸(一两半去毛涂酥炙微黄) 鹿角胶(二两捣碎炒令黄燥) 艾叶(一两微炒) 苎麻根(一两半锉) 上为细末。每于食前。以米饮调下二钱。 艾叶饮 治妊娠漏胎。淋沥不止。 艾叶(陈者半两) 干姜(炮) 当归(炙锉各三钱) 芎 (一两) 上粗末。每服三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七分去滓。空心日午晚后各一。一方治冷热腹内不调。致胎不安。姜枣止用水煮。 芎 饮 治妊娠漏胎下血过多。腹中刺痛。止血安胎。 桑寄生汤 治妊娠漏胎。淋沥下血。脐腹疼痛。 胶艾汤 (出大全良方) 治妊娠漏胎下血过多。亦治漏胎不安。 阿胶(炙燥半两) 艾叶(焙干一两)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煎七分去滓。 温服。早晨午时晚间各一。一方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汤下。名二气丸。 地黄散 (出圣惠方) 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腹痛。又云治妊娠下血。如月信者。若胞干。非特损子。亦损母矣。 熟地黄(焙) 干姜(炮各三钱) 上为散。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下。一方有赤石脂等分同。 油蜜煎 (出便产须知) 治胎气因漏血干涩难产者。 清油(半两) 好蜜(一两) 上同煎数十沸。温服。滑胎即下。盖缘无血胎干。所以难产。 他药无益。以此助血即效。 二黄散 (出保命集) 治妇人有孕胎漏。 生地黄 熟地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煎白术枳壳汤调下二两。日二服。 治妊娠血下如注。名曰漏胞。胞干便死。 (出千金方)用生地黄半斤。 咀。以清酒三升煮三沸绞去滓。服。一方加黄雌鸡一头。治如食法。 一方取鸡血和药中。服无时。多服亦佳。一方熟地黄为末。以三指撮许。酒服。不过三服瘥。 疗妊娠数月日。犹经水时时来者。名曰漏胞。若因房室劳有所去名曰伤胎。 用赤小豆五升。湿地种之。令生牙。干之。下筛。怀身数月日。经水尚来。以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得效便停。 治妊娠血下不止。名曰漏胞。血尽子死。 用鸡子十四枚。取黄以好酒二升煮。使如饧。一服之未瘥。更作服之。以瘥为度。 治妊娠胎漏。非时下血方。 (出大全良方)熟地黄 桑寄生 续断 人参(各半两) 艾叶(炙锉细) 川芎 当归 白术(各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五分。煎取一盏。空心连滓服两盏不妨。 苎麻汤 治漏胎。无故下血。腹痛不可忍。或下黄汁。稠如漆。如小豆汁。 野苎麻根(二两锉炒) 上以酒一碗。水一碗。加金银花。无则休用。煎一碗服。家种亦可用。 郑氏人参汤 (出永类钤方) 治漏胎败血凑心。日渐胎干。子母危困。忌生冷、鸡鸭、鱼面。 人参 黄 (炙) 阿胶(炒) 竹茹 甘草(炙) 木香(不见火) 附子(炮各半两) 川芎(一钱) 陈皮(一钱) 苎根(一钱) 生姜(三钱炮黑) 上 咀。每服四钱。糯米三七粒。水煎克效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漏胎。 用五倍子一味。为末。酒调下。 又方 (出朱氏集验方) 用莲子房烧化。以面糊丸。汤酒任下。 治妊娠下血不止。名曰漏胎。 取鸡肝细锉。以酒一升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