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
传承
中医药传统文化
申斗垣曰∶蜂窝疽乃热毒结成,形如蜂窝,中多碎孔,多生头后。 痛红肿者可治;疾发者难治。毒流两肩不可救矣。(《启玄》)胡公弼曰∶此证与蜂窝发背不同,与对口同治。(《青囊》)
心痛而多唾者,停饮乘心之络故也。停饮者,水液之所为也。心气通于舌,心与小肠合,俱象火;小肠,心之腑也,其水气下行于小肠,为溲便,则心络无有停饮也。膀胱与肾俱象水,膀胱为肾之腑,主藏津液;肾之液上为唾,肾气下通于阴,若腑脏和平,则水液下流宣利;若冷热相乘,致腑脏不调,津液水饮停积,上迫于心,令心气不宣畅,故痛而多唾也。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歧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闻其说。 歧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 歧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 帝曰:愿卒闻之。 歧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 帝曰:治之柰何? 歧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 帝曰:劳风为病何如? 歧伯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 帝曰:治之柰何? 歧伯曰:以救俛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帝曰:有病肾风者,面胕痝然壅,害于言,可刺否? 歧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 帝曰:其至何如? 歧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乾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名曰风水,论在刺法中。帝曰:愿闻其说。 歧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帝曰:何以言?歧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乾,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能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帝曰:善。
药隐老人论曰∶夫肾主于腰,女人肾脏系于胞络,若肾气虚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致腰痛。古方亦有五种之说,如风腰痛,宜小续命汤加桃仁。杜仲煎服。脾胃气痞,及寒湿腰痛,宜五积散(杂病中寒。)加桃仁。如虚损及五种腰痛,服青娥丸、(杂病腰痛。)神应丸,(同上。)皆可用也。如气滞腰痛,服如神汤必效。 〔薛〕 陈无择先生云∶若形体虚羸,面色黧黑,腿足痿软,不能行立,此失志所为也。腹急胁胀,目视KT KT ,宗筋弛纵,白淫下注,此郁结所为也。肌肉不仁,饮食不化,肠胃胀满,闭坠腰胁,此忧思所为也。皆属内,若腰冷作痛,身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因劳汗出,腰酸胁痛,或坠堕血滞,或房劳精竭,皆属不内外因也。窃谓前证失志,肾虚热者,六味丸。(杂病虚劳。)肾虚寒者,八味丸。(杂病虚劳。)郁怒伤肝,实用龙胆泻肝汤;(杂病淋。)虚用六味丸。补肝散。(杂病腰痛。)忧虑伤脾者,归脾汤、(杂病健忘。)逍遥散。(调经。)肾着者,寒则术附汤;(杂病伤湿。)虚则肾着汤。(同上。)腰膝痛者,寄生汤、养肾散。(杂病腰痛。)瘀血滞者,如神汤、舒筋散。房劳腰痛者,青娥丸、十补丸。(见前虚劳。)一妇人腰痛三年矣,每痛必面青头晕目紧。余以为肝脾气虚,用补肝散而愈。三年后,因劳役,患头痛兼恶心,用补中益气汤。(杂病伤劳倦。)加茯苓、半夏、蔓荆子而愈。一妇人苦腰痛,数年不愈,余用白术一味大剂服,不三月而痊。乃胃气虚闭之证,故用白术也。 如神汤 治男子妇人气虚腰痛。(一方有杜仲,无当归。)玄胡索 当归(去芦) 桂心(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甚者不过数服。 独活寄生汤 夫腰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拘挛,脚膝重痹,宜急服之。 独活(三两) 桑寄生 续断 杜仲(炒去丝) 北细辛 川牛膝 秦艽 茯苓 白芍药桂心 川芎 防风 人参 熟地黄 当归(各二两)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气虚下利,除地黄。 并治新产腹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痹弱,不得屈伸。此药最能除风消血。《肘后》有附子,故无寄生、人参、当归、粉草。近人将治历节风、香港脚流注亦效。 舒筋散 治腰痛神效,闪挫亦良。 玄胡索(炒) 杜仲(姜汁炒) 官桂(去粗皮) 羌活 芍药(各等分)上为末,酒调下二钱。 又方 橘核炒香,研酒,去渣,下青木香丸。(方见。)又方 天罗布瓜子仁炒焦,擂酒热服,留渣炒热封痛处效。
治饮酒多,遂成酒泄,骨立不能食,但再饮一二盏泄作,几年矣。 麝香(别研,一钱) 肉豆蔻(一两) 嫩鹿茸(草火燎去毛,酥炙黄,一两)上为细末,用白陈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饮下,热者服酒蒸黄连丸。
男子阳虚(角霜四百零三,验方三。)阳痿腰膝冷(羊藿十四,验方二。)阳事不起(蛇床四十八,验方一。)阳事不起(五味一百五十八,验方七。)阳事不起(覆盆一百五十九,验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