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
传承
中医药传统文化
气痹。脘闷咳嗽。 杏仁 枇杷叶 化橘红 枳壳 白桔梗 白茯苓久嗽。左脉弦。 生地 川贝母 麦门冬 霍斛 南沙参 真阿胶劳力络伤。延久失血。 枇杷叶 冬瓜子 土蒌皮 杜苏子 薏苡仁 旋复花水湿外侵。阳郁不宣。腹痛下利。症恐转重。 吴萸 附子 丁香 茯苓 干姜 广皮温侵嗽盛。清之是适。而脉微涩。形瘦食少。真元颇亏。年未及五。乃未老先衰之象。 玉竹 桑叶 白沙参 川贝 霍斛 甘蔗汁食下格拒。痰涎泛溢。脉来歇。此阳气不宣。痰浊上阻使然。
羊蹄根,用根醋摩,善走血分,小儿头秃疥癞,女人阴蚀侵淫,杀虫,去痔疽,除热治风癣,或采多熬膏和蜜,或防风研末和丸,栝楼甘草酒吞,治前诸症尤妙。叶作菜茹,追小儿疳虫。子温苦平,止赤白杂痢。
即血竭 甘咸平无毒。试之透指甲为真,嚼之不烂如蜡者为上。草血竭色紫,亚于瓜竭。 发明 血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为止痛和血,收敛疮口,散瘀生新之要药。治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肝经血分也。但性最急却能引脓,不宜多服。其助阳药中同乳香、没药用之者,取以调和血气而无留滞壅毒之患。
木香 附子 槟榔 青皮(醋炒) 陈皮 浓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 枳壳(麸炒) 砂仁(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鸡子一个。煮二三沸。取起。去白用黄。研碎。以生姜汁半小钟。和匀与小儿服之。不宜吃茶。其效如神。
耳聋、耳鸣,有痰、有火、有气虚。耳聋,少阳、厥阴热多,皆属于火,宜开痰散风热,通圣散、滚痰丸之类。 大病后耳聋,须用补阴与降火,有阴火动而耳聋者,同法,四物汤加黄柏之类。一方,雄鼠胆汁滴入耳中。聋病必用龙荟、四物养阴。亦有湿热痰者,槟榔、神芎。耳中哄哄然,亦是无阴者。耳因郁而聋,以通圣散,纳大黄用酒煨,再用酒炒三次,然后入诸药,通用酒炒。多饮酒之人耳鸣,木香槟榔丸。耳鸣因酒过者,用大剂通圣散加枳壳、柴胡、大黄、甘草、南星、桔梗、青皮、荆芥,不愈四物汤。耳鸣必用当归声荟丸,食后服。气实人槟榔、神芎下之。耳湿肿痛,凉膈加酒炒大黄半两、酒浸黄芩、防风、荆、羌,吹以脑多麝少,湿加白枯矾。耳脓不干,轻粉、黄柏末、海飘硝吹入。耳烂,贝母未干渗。耳中出脓用桃花散,其方以枯白矾、胭脂各一钱,麝香一字,上末之,用绵杖子蘸药,捻之取干。耳热暴痛,枯白矾吹入耳中,青箬烧灰,吹入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