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论第二十八 -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 外科正宗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 肠痈论第二十八

作者:陈实功 朝代:明 阅读数:14人阅读

   夫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入小肠而成也。又由来有三∶一、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二、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三、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以致气血乖违,湿动痰生,多致肠胃痞塞,运化不通,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总之,初起外症发热恶寒,脉芤而数,皮毛错纵,腹急渐肿,按之急痛,大便坠重,小便涩滞若淋甚者,脐突腹胀,转侧水声,此等并见则内痈已成也。初起未成时,小腹殷殷作痛,俨似奔豚,小便淋涩者,当大黄汤下之,瘀血去尽自安。

   体虚脉细不敢下者,活血散瘀汤和利之。已成腹中疼痛,胀满不食,便淋刺痛者,薏苡仁汤主之。腹濡而痛,小腹急胀,时时下脓者,毒未解也,用牡丹皮汤治之。如脓从脐出,腹胀不除,饮食减少,面白神劳,此皆气血俱虚,宜八珍汤加牡丹皮、肉桂、黄 、五味子敛而补之。如积袭日久,因循不识此症,误作胀病治之,以致毒攻五内,肠胃受伤;或致阴器攻烂,腐靥黑斑,色败无脓,每流污水,腹连阴痛,烦躁不止,身热口干,衾帏多臭,卧房难进者,凡犯之俱为不治证。宜斟酌之。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科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