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
传承
中医药传统文化
丁香、良姜(醋炙)各五钱,木香、巴豆霜、三棱(煨),莪术各三钱,青皮 (醋浸去白)五钱,皂角(烧存性)二钱,百草霜四钱,共为末,醋糊丸。有积,茴香汤下。伤食,原物汤下。水泻者,甘草汤下。 祖传治腹痛:甚者,解霉丸下之,轻者,脾积丸下之。 凡小儿心腹痛急甚者,面青,手足冷,指甲青,目上窜,闷乱烦躁,狂言邪语,喷药喘急者。皆不治。 西 江 月凡遇小儿腹痛,必须察认原由,面黄腹痛食中求,脸白蛔虫(13)作楚。指冷面青寒痛,三种(14),啼哭无休。或温或下药先投,不可临时差谬。 积痛先行脾积,养脾以次调和,虫家别用取虫科,集圣勤勤服可;寒痛理中最妙,茱萸汤引宜多;无时腹病又如何,集圣妙如利药。 积痛有时发作,面黄腹胀难痊,丁香脾积下当先,后用养脾调缓。苍白青陈曲麦,茴香莪术三棱,砂仁灵脂木香兼,枳实黄连川栋。 虫痛时时作楚,面白清水长流,槟榔芦荟与糖球,君子芜荑练(15)肉,白术木香灵脂,黄连辰砂莪缩,青陈干蟾(16)与麦曲,虫去痛除是福。
〔大〕 夫妊娠不长者,因有宿疾,或因失调,以致脏腑衰损,气血虚弱而胎不长也。 当治其疾疚,益其气血,则胎自长矣。 〔薛〕 前证更当察其经络,审其所因而治之。一妊妇胎六月,体倦懒食,面黄晡热而胎不长,因劳欲坠。此脾气不足也,用八珍汤倍加参、术、茯苓,三十余剂,脾胃渐健,胎安而长矣。一妊妇因怒寒热往来,内热晡热,胁痛呕吐,胎至八月而不长。此因肝脾郁怒所致,用六君加柴胡、山栀、枳壳、紫苏、桔梗,病愈而胎亦长矣。 安胎白术散 治妊娠宿有冷,胎痿不长,或失于将理,伤胎多堕。此药补荣卫,养胎气。 白术 川芎(各一两) 吴茱萸(汤泡,半两) 甘草(炙,一两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下,忌生冷果实。 白术散(见前胎动不安。) 黄 散 主妊娠胎不长。安胎和气思食,利四肢。 黄 白术 陈皮 麦门冬 白茯苓 前胡 人参(各七钱半) 川芎 甘草(各半两)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人参丸 主妊娠胎不长宜服,养胎。 人参 白茯苓 当归 柴胡 刺苏 浓朴 桑寄生(各一两) 枳壳(七钱半)甘草(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水吞下。 《集验》治妇人怀胎不长方。 鲤鱼(长一尺者,去肠肚鳞)以水渍没,纳盐及枣煮熟,取汁稍稍饮之,当胎所腹上当汗出如牛鼻状,虽有所见,胎虽不安者,十余日辄一作此,令胎长大,甚平安。 〔附〕枳实槟榔丸 安养胎气,调和经候, 瘕癖块有似孕妇,可以久服,血气通和。 枳实(生用) 槟榔 黄连 黄柏 黄芩 当归 木香 阿胶(灰炒、研。各半两)上为细末。水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用温米饮送下。
疮疹因热而生斑,此皆因热气藏于肠胃,故因内热与外热相合,随荣卫运于肌肤,则为疮疹矣。夫外热者,或感寒,或感风,风热惊热,皆感外邪而生热。苟失于治疗,邪气盛则实,实则生热,故为外热也,既为疮疹,因热而生斑,因寒而陷伏。盖热则出而散,寒则收而敛,当此温肌表散而已。又有热毒正盛,因烦热而食生冷,或服凉剂,使胃寒,则荣卫流注,循行失度,不能运化,当此温里,最为宜也。此则内外之感,当随证渗泄,或感风寒,闭密腠理,而疮痘不出,或出红点,或血 ,其肌肤青白而恶寒,鼻流清涕,耳与阴皆热,宜与表散则可。如惺惺正气散、活血散、红绵散、紫草汤之类,是表散之药也。其内伤生冷,或服凉药过剂,或吐或利,此为里寒,急宜温里以救之,其人必大小便利,腹痛不食,或呕,此宜用理中丸、益黄散、五积散、治中汤之类。若医者不明于此,里寒不能运出当温之,反发散外寒,所伏不能出,当表散而复下之。是皆表里不分,寒温失度,当察其证。
治闪肭筋骨,但是一切无名肿毒疼痛。 当归 黄 白芷 芍药 半夏 木鳖子 铜青(各一两) 白胶香(一斤半) 乳香 没药(各一两) 麻油(一斤)上将前六味锉碎,入油内熬至白芷焦色,滤去滓,下白胶香,煎至黑色,次下乳没铜青末搅匀,用时随病大小,浓纸摊贴患处。
食黄者,闻食气吐逆,心腹胀满,身体疼痛,喘息气粗,食饮不下,或时虚汗,肠中结燥,亦似心黄,梦见神鬼。烙章门二穴、关元穴、脾俞二穴、上管穴、中管穴。 治食黄,腹中结燥,茅根散方。 茅根(一两锉)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筛为散。分为五服,每服,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以利为度。 又方 商陆(一两) 栝蒌根(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葱白汤调下一钱。
某 少腹作痛有形,腿股屈伸不利。湿郁气滞恐成内痈。 制香附(二钱) 锦纹大黄(酒炒后入三钱) 生薏仁(四钱) 台乌药(一钱五分) 败酱草(三钱) 南楂炭(三钱) 丹皮(一钱五分) 蓬术(一钱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