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
传承
中医药传统文化
味苦咸,平,无毒。主曝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腹痛。一名鹿肠,一名鹿首,一名马草,一名泽败。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曝干。
栀子 香豉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邪气自表传里。留于胸中。为邪在高分。则可吐也。所吐之症不同。如未经汗下。邪郁于膈者。乃实邪也。以瓜蒂散吐之。若汗吐下后。邪气乘虚。留于胸者。乃虚烦也。以栀子豉汤吐之。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涌者。吐也。涌吐虚烦。必以栀子之苦为君。清除伏热。必以香豉之寒为臣也。
百脉一宗皆病形。无复经络最难明。(巢氏云。伤寒百合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悉致病也。皆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而变成斯病也。)欲卧又却不得卧。欲行还复不能行。饮食有美有不美。虽如强健步难胜。如有寒。复无寒。如有热。复无热。口苦小便还赤结。药才入口即吐利。如有神灵来作孽。病后虚劳多变成。百合地黄汤可啜。(巢氏云。其状意欲食获不得食。常默。欲卧复不得卧。欲出行而复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美时。或如强健人。而欲卧复不得卧。如有寒复如无寒。如有热复如无热。至朝口苦。小便赤黄。百合之病。诸药不能疗。得药则剧而吐。如有神灵所加也。身形如和。其人脉微软。每尿辄头痛。其病六十日乃愈。若尿时不头痛。淅淅然如寒者。四十日愈。若尿时快然但眩者。二十日愈也。)
【气味】甘淡平无毒。 【主治】健脾胃。去风湿。利关节。疗拘挛骨痛恶疮臃肿。解汞粉银朱毒。近世有风流之人。多病杨梅毒疮者。希求速效。每用轻粉银朱等药愈而复发。其毒结于阳明厥阴二经而兼乎他经。以致邪之所在则先发出。如兼少阳太阴。则发于咽喉。兼太阳少阴。则发于头耳。总以相火寄位于厥阴。肌肉属乎阳明。水银轻粉之燥烈。虽能劫脾胃之痰。使诸火上升。俾毒疮顿愈。不知毒瓦斯窜入经络筋骨之间。莫之能出。痰涎虽出。血液旋耗。筋失所养。荣卫不从。变为痈漏。唯土茯苓气平味甘而淡。为阳明本药。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而荣卫从。 风湿去而筋骨利。此亦古人未言之秘也。
○小儿泻不定精神好者脾败也○吐泻唇深红者内热故也不退必死○面黑气喘者不治○大渴不定止之又渴肾败也○遗泻不觉者死
伤寒合病者,或两经三经齐病不传者为合病。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中不仁,谵语遗尿,皆不可汗下。 【清热和表里】白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