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
传承
中医药传统文化
一仆妇,头疼喉咙痛,咳嗽呕恶吐痰,胸膈作胀,经水适来,身热口干,此少阳经痰火症也。用柴胡为君,半夏、白芍药、竹茹为臣,葛根、天花粉、橘红、桑白皮、黄芩、知母为佐,甘草、桔梗为使,一帖微汗而热散痛除。惟痰嗽不转,小水短涩。柴胡、知母、麦冬、竹茹各八分,白芍药一钱,滑石三钱,黄芩、贝母、桔梗各七分,五味子十二粒,甘草三分,一帖而瘳。
(《本经》中品)【释名】蜀酸枣(《本经》)、肉枣(《纲目》)矢(《吴普》)。 宗 曰∶山茱萸与吴茱萸甚不相类,治疗大不同,未审何缘命此名也? 时珍曰∶《本经》一名蜀酸枣,今人呼为肉枣,皆象形也。 【集解】《别录》曰∶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及琅琊、冤句、东海、承阴干。 颂曰∶叶如梅,有刺毛。二月开花如杏。四月实如酸枣,赤色。五月采实。 弘景曰∶出近道诸山中大树。子初熟未干,赤色,如胡颓子,亦可啖;既干,皮甚薄,当合核用也。 颂曰∶今海州、兖州亦有之。木高丈余,叶似榆,花白色。雷 《炮炙论》言一种雀儿苏,真相似,只是核八棱,不入药用。 实 【修治】 曰∶凡使以酒润,去核取皮,一斤只取四两以来,缓火熬干方用。能壮元气,秘精。其核能滑精,不可服。 【气味】酸,平,无毒。《别录》曰∶微温。 普曰∶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岐伯∶辛。 权曰∶咸、辛,大热。 好古曰∶阳中之阴。入足厥阴、少阴经气分。 之才曰∶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 ,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久服,明目强力长年(《别录》)。治脑骨痛,疗耳,添精髓,止老人尿不节,治面上疮,能发汗,止月水不定(甄权)。 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渣(大明)。温肝(元素)。 【发明】好古曰∶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气,取其味酸涩以收滑也。仲景八味丸用之为君,其性味可知矣。 【附方】新一。 草还丹∶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乃延年续嗣之至药也。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盐酒下。(吴 《扶寿方》)
牛黄,亦有骆驼黄,皆西戎所出也。骆驼黄极易得,医家当审别考而用之,为其形相乱也。黄牛黄轻松自然微香,以此为异。盖又有 (音猫)牛黄,坚而不香。
白果(二十一个,去壳切碎,炒黄色) 麻黄(三钱) 苏子(炒,三钱) 甘草(一钱) 款冬花(三钱) 杏仁(去皮尖,一钱半) 桑白皮(蜜炒,二钱) 黄芩(炒,一钱半) 法制半夏(三
手太阴肺大指侧,少商鱼际兮太渊穴;经渠兮列缺,孔最兮尺泽;侠白共天府为邻、云门与中府相接。 手阳明兮大肠之经,循商阳、二间、三间而行;历合谷、阳 之 ,过偏历、温溜之滨;下迎香鼻迫。 胃乃足之阳明,厉兑趋乎内庭;过陷谷、冲阳之分,见解 、丰隆之神;下巨虚兮条口陈,上巨虚兮三里仍;犊鼻引入梁丘、阴市之下、伏兔上贯髀关、气冲之经;归来兮水道,大巨兮外陵;运天枢兮滑肉、礼太乙兮关门;梁门兮承满,不容兮乳根;乳中之膺窗屋翳,库房之气户、缺盆;气舍、水突、人迎、大迎;地仓兮巨 续,四白兮承泣分;御颊车于下关,张头维于额垠。 足太阴兮脾中州,隐白出兮大指头;赴大都兮瞻太白,访公孙兮至商丘;越三阴之交,而漏腹哀、食窦兮,接天 而同派;胸乡周荣兮,缀大包而如钩。 迨夫真心为手少阴。少冲出乎小指,少府直乎神门;阴 、通里兮、灵道非远;少海、青灵兮,极泉何深。 手之太阳,小肠之荥。路从少泽,步前谷、后 之隆;道遵腕骨,观阳谷、养老之崇;得支见天容;匪由颧 ,曷造听宫。 足膀胱兮太阳,交背部之二行。穷至阴于通谷之口,寻束骨于京骨之乡;申脉命仆参以前导、殷门以相从,承扶、秩边而胞肓;入志室兮肓门、胃仓,开意舍兮振彼阳纲;出魂门兮膈关,乃噫嘻乎神堂;膏肓兮在四椎之左右,魄户兮附带分而会阳;下、中、次、上之 ,白环中膂之房;膀胱俞兮小肠,大肠俞兮在傍;三焦肾俞兮胃俞接,脾、胆、肝、膈兮心俞当;厥阴、肺俞之募,风门、大杼之方;天柱竖兮玉枕络却,通天豁兮见彼承光;自五处、曲差而下,造攒竹、睛明之场。 足少阴兮肾属,涌泉流于然谷;太 、大钟兮水泉缘,照海、复溜兮交信续;从筑宾兮上阴门肃;步廊、神封而灵墟存,神藏、 中而俞府足。 手厥阴心包之络,中冲发中指之奇;自劳宫、大陵而往,逐内关、间使而驰;叩 门于曲泽,酌天泉于天池。 手少阳三焦之脉,在小指次指之端;关冲闻乎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息定而角孙近耳,丝竹空而和 倒悬;耳门既辟,夏蚋闻焉。 足少阳兮胆经,穴乃出乎窍阴;溯侠溪兮地五会,过临泣兮 墟平;悬钟兮阳辅、光明,外夫带脉,询至京门;日月丽兮辄筋荣,渊腋泄兮肩井盈;临风池兮脑空鸣,穷窍阴兮完骨明;举浮白于天冲,接承灵于正营,目窗兮临泣,阳白兮本神;率谷回兮曲鬓出,悬厘降兮悬颅承;颔厌兮佳客主人,听会兮童子 迎。 厥阴在足,肝经所终。起大敦于行间,循太冲于中封,蠡沟、中都之会,膝关、曲泉之宫;袭阴包于五里兮,阴廉乃发;寻羊矢于章门兮,期门可攻。 至若任脉行乎腹与胸,承浆泄兮廉泉通;窥天突与璇玑,捣华盖于紫宫;登玉堂兮膻中逢,鸿;石门直兮关元、中极,曲骨横兮会阴乃终。 督脉行乎背部中,兑端接兮 交从。素 在鼻兮,水沟疏通;神庭入发兮,上星 朦;囟会∶身柱缥于神道兮,灵台穹窿;至阳立下,筋缩脊中;接脊悬枢,命门重重;歌阳关兮舞腰俞,愿长强兮寿无穷。
川芎(二钱) 当归(三钱) 干姜 甘草(各四分) 桃仁(十粒) 有血块痛。本汤送元胡索散(一钱) 亦治寒气痛。无血块痛。但小腹痛。又可按而少止者。属血虚。上方加熟地(三钱)延胡索 肉桂(各一钱) 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