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汤 - 利湿之剂第十二 - 医方集解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 利湿之剂第十二 - 防己黄汤

作者:汪昂 朝代:清 阅读数:16人阅读

   (《金匮》)治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解见前;及诸风诸湿,麻木身痛(按东垣曰∶麻木为风,三尺童子皆知之,细核则有区别∶如久坐亦麻木,绳缚之人亦麻木,非有风邪,乃气不行也,当补肺防己 黄 (一两) 白术(七钱半) 甘草(五钱,炙。)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腹痛加盛加茯苓、苍术,此足太阳、太阴药也。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窍泻湿,为治风肿水肿之主药;黄生用达表,治风注肤痛,温分肉,实腠理;白术健脾燥湿,与黄 并能止汗,为臣;防己性也。

   本方去白术、姜、枣,加茯苓为君、桂枝,名防己茯苓汤(《金匮》);治水在皮肤,四肢聂聂而动,名皮水(防己行经络,茯苓善渗泄,黄 达皮肤,桂枝走肢节。按∶五水脉浮恶风,骨节疼痛,名风水;脉浮 肿,按之没指,其腹如鼓,不恶风,不渴,名皮水,当发其汗。又云∶恶寒不渴,名风水;不恶寒而渴,名皮水;假令皮水不渴,亦当发汗。脉沉迟,自喘,名正水;脉沉,腹满不喘,水积胞中,坚满如石,名石水;脉沉迟,发热,胸满,身肿,汗如柏汁,名黄汁)。本方加人参(一两)、生姜(二两),防己、白术各增三倍,名防己汤(《活人》)∶治风温,脉浮,多汗身重(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溺,风来乘热,变为风温,忌发汗;误汗者,以此汤救之)。

   

中医书籍:医方集解

上一节:越婢汤

下一节:肾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