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各半汤 - 泻火之剂第十四 - 医方集解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 泻火之剂第十四 - 导赤各半汤

作者:汪昂 朝代:清 阅读数:12人阅读

   (节庵)治伤寒后心下不硬,腹中不满,二便如常,身无寒热,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目赤口干,不饮水,与粥则咽,不与勿思,形如醉人,名越经证(伤寒不硬不满,二便如常,病不在腑也;神昏睡语,不思食,形如醉人,此邪热传手少阴心,心火上而逼肺也;邪热入里,故目赤舌干;邪热在阴,故不渴。此证自足而传手经,故曰越经)。

   黄连 黄芩 犀角 知母 山栀 滑石 麦冬 人参 甘草 茯神。加灯心、姜、枣煎此手少阴、太阴、太阳药也。陈来章曰∶热入心经,凉之以黄连、犀角、栀子∶心移热于小肠,泄之以滑石、甘草、灯心;心热上逼于肺,清之以黄芩、栀子、麦冬;然邪之越经而传于心者,以心神本不足也,故又加人参、茯神以补之(昂按∶伤寒传邪手足,原无界限,故仲景亦有泻心数汤;而麻黄、桂枝,先正以为皆肺药也,此汤泻心肺之邪热,从小肠膀胱出,故亦曰导赤。其与泻心异者,以无痞硬之证也)。

   

中医书籍:医方集解

上一节:莲子清心饮

下一节:普济消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