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方 - 润燥之剂第十三 - 医方集解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 润燥之剂第十三 - 消渴方

作者:汪昂 朝代:清 阅读数:14人阅读

   (丹溪)治渴证胃热,善消水谷(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也;多食善饥为中消,胃热也;渴而小便数有膏为下消,肾热也;皆火盛而水衰也。经曰∶二阳结谓之消。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消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是血中伏火,血不足喜饮凉水,宜寒凉渗剂以清其热;血分渴者,喜饮热水,宜甘温酸剂以滋其阴。上轻中重下危,泄,黄连 天花粉 生地汁 藕汁 牛乳。将黄连、花粉为末,调服。或加姜汁、蜂蜜为膏,噙化。

   此手足太阴、阳明药也。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火盛灼金,不能生水,故令燥渴。

   火退

中医书籍:医方集解

上一节:黄汤

下一节:地黄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