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结胸痞气〕 - 卷之中发明五味阴阳寒热伤寒汤丸药性二 - 丹溪手镜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丹溪手镜

《丹溪手镜》- 卷之中发明五味阴阳寒热伤寒汤丸药性二 - 〔陷结胸痞气〕

作者:朱丹溪 朝代:元 阅读数:3人阅读

   

   甘遂苦甘寒有毒

    其功决水,使气直达下十二水。大反甘草,散膀胱留热、胸腹坚满。

   陷胸汤下结胸;十枣汤泄硬满。

   

   葶苈大寒性沉辛苦

    属阳走泄行水,通小肠膀胱留热,抽肺经上气喘急。

   陷胸丸泄满;泽泻散导湿。

   

   巴豆辛温有大毒

    荡涤肠胃,宣通闭塞,破积聚留饮,下十种水气,故三物白散寒实结胸者用之。

   

   栝蒌实苦寒

    主胸痹,悦人面,润心肺,止血痰。

   陷胸汤下结;小柴胡泄热。

   

   贝母辛苦平

    主伤寒烦热,心胸痞满,故曰散下结气,散实。

   

   文蛤味咸

    走肾可以胜水, 坚而能开结,故仲景散表中水寒。

   

中医书籍:丹溪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