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痹(四十五) - 卷之中 - 丹溪手镜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丹溪手镜

《丹溪手镜》- 卷之中 - 喉痹(四十五)

作者:朱丹溪 朝代:元 阅读数:3人阅读

   盖因痰热内结,虽有蛾闭、木舌、子舌、缠喉、走马八名,火则一也。

   夫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并络于喉,气热则结。甚则肿胀,甚则痹,痹甚不通而死。惟喉痹急速,相火之为也。至如嗌干痛、咽颔肿、舌木强,皆君火之为也。

   

   治法

    微以咸 之,甚以辛散之,痰结则吐之,甚则砭出血之,人火以凉平之,龙火以火逐之,凉剂热服是也,宜刺少商出血。

   

   方

    朴硝 牙硝(各另研) 青鱼胆放硝上干方研为末。以竹管吹入喉中,痰出即愈。

   

   秘方

    桐油脚鹅翎刷取吐痰为妙。又皂角取吐。

   又僵蚕同姜研服解毒。

   又生艾汁亦解。

   

   玉匙散

    治风热喉痹及缠喉风。

   朴硝(一两) 硼砂(五钱) 脑子(五钱) 僵蚕 以竹管吹入喉中。

   

   神效散

    治热肿,语声不出。

   荆芥穗(另) 蓖麻(去皮另各一两)上蜜丸皂子大,嚼含化。

   

   蜜附子

    治府寒咽门闭,不能咽。

   大附子(生去皮脐)切片,蜜涂,炙黄,含之咽津。

   

   雄黄解毒丸

    治缠喉风及喉痹,倒仆失音,牙关紧急,不省人事。

   雄黄(一钱飞) 郁金 巴豆(十四个去油)上醋糊丸,绿豆大,热茶清下丸子九丸,取吐即止。

   

   又方

    胆矾(一钱) 以乌梅肉裹之,外以绵裹含。

   

   龙火拔毒散

    治缠喉急证,先以针出血,后以此丹,用新水扫之。

   阳起石( ) 伏龙肝(等分水敷)又白瑞香花根,研水灌之。

   

   咽物状

   (咽者,咽物久也,)咽肿不能吞。干则不能咽。或因多饮咳热,或呕吐咯伤,皆致咽系干枯之所为也。

   

   喉病状

   (喉者,声音出入处也,藏热则暴肿闭塞。)

   悬壅

   (俗云蛾也,在上 。)咳而声嘶喉破也,俗云声散。

   

中医书籍:丹溪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