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脓 - 卷三身体诸病门 - 儿科萃精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卷三身体诸病门 - 耳脓

作者:陈守真 朝代:民国 阅读数:3人阅读

   小儿有因肾经气实,其热上冲于耳遂使津液壅而为脓,或为清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中灌为脓者。古法主内服蔓荆子散(如蔓荆子、粉干葛、赤芍、前胡、桑白皮、木通、生地、白芍、赤苓、升麻、甘草,灯芯为引),外用龙骨散(如 龙骨、明白矾、真铅丹、胭脂胚、当门子,共为末),先以棉展干耳内脓,将药吹耳即愈。

   〔真按〕小儿耳内闷肿出脓,必先验其脓色∶耳疳则出黑色臭脓;震耳则出青脓;缠耳则出白脓,停耳则出黄脓。

   以上四症,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但以野菊花、马兜铃、通草,煎服。是以清肺泻肝。外用 龙骨、炒五倍子、乳香、枯矾、血余炭,各等分,共研细末,吹之即干。

   若耳内有虫,脓血不止,则用鸡蛋一个,猪肝五钱,俱用香油炒,再以黑芝麻一两,炒研共捣融,微火烘暖,摊绸上贴耳外,血虫出尽即干。

   惟风耳则出红脓。

   此偏于肝经血热。宜内服四物汤加丹皮、石菖蒲。耳内有脓先绞净,再以桑螵蛸五分,烧存性,和麝香五厘,研末掺入,其效如神。

   

中医书籍:儿科萃精

上一节:耳痛

下一节: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