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九候论 - 续刻素问经文补遗 - 针灸逢源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针灸逢源

《针灸逢源》- 续刻素问经文补遗 - 三部九候论

作者:李学川 朝代:清·嘉庆二十年 阅读数:33人阅读

   (吴氏作决死生论)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外有余而中不足)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阳有余而阴不足。故脉反大而多气喘满也)参伍不调者病(言于三部九候。或有一二不调为愆和有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以天人言上中下。谓之三才。以人身言上中下谓之三部。三部而各分其三谓之三候三候有天有地有人。合为九候也○上古诊脉。不独寸口于诸经之动脉皆诊之。

   如本篇云。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以候头角之气。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以候口齿之气。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以候耳目之气。中部天手太阴也。取寸口以侯肺。中部地。手阳明也。

   取合谷以候胸中之气。中部人。手少。阴也。取神门以候心。下部天。足厥。阴也。取太冲以候肝。下部地。足少阴也。取太 以候肾。下部人。足太阴也。取其门之动脉。又取跗上之冲阳。以候脾胃之气。此三部九候是也。十八难曰。三部者。寸阙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乃单以寸口而分三部九候之诊。后世言脉者皆宗之)察九候独小者病(九候之中。一部独小。下同)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陷下。沉伏也)形肉已脱(脾气大坏)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谓独小独大独疾独迟独寒独热独陷下也)九候皆从者不死(从。顺也。脉顺四时之令。及合诸经之体者是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针灸逢源

上一节:玉机真藏论

下一节:经脉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