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元正纪大论 - 续刻素问经文补遗 - 针灸逢源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针灸逢源

《针灸逢源》- 续刻素问经文补遗 - 六元正纪大论

作者:李学川 朝代:清·嘉庆二十年 阅读数:37人阅读

   春气西行夏气北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近东者先受春气。渐次及西近南者。先受夏气。

   渐次及北。近西者先受秋气。渐次及东。近北者先受冬气渐次及南)故春气始于下(由下而升)秋气始于上(由上而降)故至高之地冬气常在(高山之巅夏月凝雪)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卑下之泽。冬月草生)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发表利用热。夏月发表不远热也。攻里利用寒。冬月攻里不远寒也。以发表攻里之品。不留于中而有所宜也)不发不攻寒热内贼。其病益甚(不以发攻而犯寒犯热。故病益甚。若无病而犯寒犯热。则生寒生热)木郁达之(郁。怫也。木性发达。治则升之令其条达)火郁发之(火性发越。治则散之令其发越)土郁夺之(土性疏通。故宜夺之)金郁泄之(金性清利。故宜泄之)水郁折之(水性就下。故折之令其无冲逆也)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上文详其。五郁之治。因言既治之必调其气。而复有过而不调者。则折之以其所畏折之之义。即所谓泻之也。畏者。木畏酸。火畏甘。土畏苦。金畏辛。水畏咸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针灸逢源

上一节:六微旨大论

下一节:至真要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