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 卷二蔓草部 - 本经逢原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经逢原

《本经逢原》- 卷二蔓草部 - 土茯苓

作者:张璐 朝代:清 阅读数:22人阅读

   

   俗名冷饭团

   甘淡平,无毒。忌铁器。

   

   发明

    土茯苓古名山牛,入胃与肝肾。清湿热,利关节,止拘挛,除骨痛,主杨梅疮,解汞粉毒。时珍云,杨梅疮起于岭南,风土炎热,岚瘴熏蒸,挟淫秽湿热之邪,发为此疮。

   今则遍行海宇,类有数种,治之则一,属厥阴、阳明。如兼少阴、太阳、阳明,发于咽喉。

   兼太阳、少阳,发于头角。盖相火寄在厥阴,肌肉属于阳明。若用轻粉劫剂,毒瓦斯窜入经络筋骨莫之能出,变为筋骨挛痛,发为结毒,遂成痼疾。方用土茯苓一两、薏苡、忍冬、防风、木瓜、木通、白藓皮各五分,皂荚子四分,人参、当归各七分,日服三次,忌饮茶、烧酒,及牛羊鸡鹅鱼肉、麸面、盐、酱,并戒房劳百日,渴饮土茯苓汤,半月全愈。

   

中医书籍:本经逢原

上一节:

下一节:白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