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络论 - 灵枢经 - 黄帝内经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灵枢经 - 血络论

作者:黄帝 朝代:战国至秦汉 阅读数:43人阅读

   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

   歧伯曰:血络是也。

   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拔针而肿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拔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

   歧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

   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写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

   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

   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

   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写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

   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

   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馀,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黄帝曰:相之奈何?

   歧伯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写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

   黄帝曰:针入而肉著者,何也?

   歧伯曰: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内著于针,故坚焉。

   

中医书籍:黄帝内经

上一节:逆顺肥瘦

下一节:阴阳清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