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年 - 灵枢经 - 黄帝内经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灵枢经 - 天年

作者:黄帝 朝代:战国至秦汉 阅读数:45人阅读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

   歧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歧伯曰: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府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

   歧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歧伯曰: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

   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

   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

   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

   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

   歧伯曰:其五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中医书籍:黄帝内经

上一节:论痛

下一节: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