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 素问 - 黄帝内经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素问 -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作者:黄帝 朝代:战国至秦汉 阅读数:67人阅读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馀,补不足。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

   得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五形志也。

   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中医书籍: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