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小儿病机 - 外集卷五小儿门 - 医学入门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 外集卷五小儿门 - 附∶小儿病机

作者:李橚 朝代:明 阅读数:25人阅读

   虚者阿胶散可医。

   阿胶七分半,白茯苓、马兜铃、糯米各二分半,杏仁十粒,甘草二分,水煎。治久嗽肺虚,气促有痰,恶心。

   二三岁时欲断乳,夜静用药画儿眉。

   画眉膏∶山栀炒黑三个,雄黄、朱砂、轻粉各少许,为末,清油调匀,候儿睡着,浓沫画儿两眉上,醒来自不吃乳,未效再画。仍墨搽乳头。

   喘因吃乳啼未定,或挟风冷肺家病。

   或因啼叫未定,吃乳与咸酸,以致气逆不下,或因饮乳过度,内挟风冷伤肺而喘,或 呃逆者,宜紫苏子汤∶苏子、诃子、萝卜子、杏仁、木香、人参各等分,甘草、青皮各减半,姜煎温服。

   呕吐不食胃家虚,痰壅发热火炎盛。

   呕吐惊悸,困倦自汗者为虚,面赤气粗痰盛发热者为实。俱二陈汤主之,虚加参、术,热加芩、连。

   尿白成疳积中热,尿白如泔,脾经有积,久则成疳,亦兼心膈伏热得之,宜茯苓散∶赤茯苓、三棱、莪术、砂仁各五钱,青皮、陈皮、滑石、甘草各二钱半,为末。每一钱,麦门冬、灯芯煎汤调服。

   淋沥有惊气下结。

   十余岁因惊之候,心气下行,小便淋沥,日夕三四十次,渐觉黄瘦,宜顺经散∶韭子、琥珀、益智仁、金毛狗脊、白茯苓、石燕各五钱,石苇一钱,为末。每一钱,韭汤调,日二服。

   汗多胃怯兼惊惕,胃怯出汗,上至颈,下至脐者,益黄散;有因惊惕心虚,以致脾弱少食,心腋汗多者,大温惊丸;惊热者,小凉惊丸,俱牡蛎、麻黄根煎汤下。全因惊惕盗汗者,古芷砂散;脾胃弱者,钱氏白术散。

   或有气弱心血溢;盗汗不止,气弱体瘦,乃心血溢盛为汗,非虚也,宜人参、当归各一钱半,猪心一大片,水煎服,以收敛心血。如手掌心汗多者,亦效。

   额汗阳虚蒲扇灰,头汗绕颈而止,本属阳虚,但小儿纯阳,或因浓衣被而额汗出,或睡中盗出者,用古蒲扇烧灰为末,每三钱,温酒调服。轻者,不药自止。如满口生疮及久病额汗如油者,不治。

   遍体香瓜痰火熄。

   遍身汗出者,痰火盛也,宜香瓜丸∶胡黄连、大黄、柴胡、鳖甲、黄柏、黄连、芦荟、青皮各等分为末,用大黄栝蒌一个去头,填入诸药至满,却盖口用柴插定,慢火内煨熟,取出捣烂,入面糊丸,绿豆大。每三丸或五七丸,食后冷浆水下。腋下、手足掌心、阴汗,煎地骨皮汤洗,白矾炉底末敷之。

   

中医书籍: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