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滋 - 卷六木部 - 本草纲目拾遗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 卷六木部 - 桑叶滋

作者:赵学敏 朝代:清 阅读数:15人阅读

   鲜桑叶摘开,其叶筋有白汁,名桑叶滋,又名桑脂。纲目桑叶载其用最广,独未及此。

   性微寒,味苦,有天丝入眼,以此点之。

   山海草函∶桑叶滋点眼,治蜈蚣咬。

   治乳痈 集听∶用桑叶不拘头、二叶,摘取半段,取后半段脂三分,黄柏八钱,水煎干,只用三分,饭锅蒸一次,夜露一宿,涂患处,虽烂见骨者,亦能收口平复。

   小石疖,今人呼为扎马疔。钱峻经验单方云∶小石疖采二蚕桑叶,滴下滋,水点上,愈。

   消瘿瘤∶秋泉秘方用蝌蚪一钱,蛇蜕泥球包 为末三分,鬼馒头滋干一钱,桑滋干一钱,乳香、没药各三分,麝香一分,共为细末,饭和捣为锭。临用时,再取鬼馒头滋化开,以鸡翎搽患处,过宿即消。

   

中医书籍:本草纲目拾遗

上一节:

下一节: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