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晃子 - 卷八果部下 - 本草纲目拾遗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 卷八果部下 - 罗晃子

作者:赵学敏 朝代:清 阅读数:17人阅读

   出广西,夏熟,味如栗,状如橄榄,其皮七层,出横州者皮九层,剥至九层方见肉,故又名思恩府志∶罗晃子俗名九层皮,形类蚕豆,可茹,味如煨栗,外有黑壳,连肉有皮九层,故性温,治脏腑生虫,及小儿食泥土腹痛,癣痞积硬。

   养肝胆,明目去翳,止渴退热,解利风邪,消烦降火。翻胃吐食,或食下即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用罗晃子七枚, 存性,每日酒调下方寸匕,服完为度,即愈。

   腹中蛔虫上攻,心下痛欲死,面有白斑,用罗晃子、牵牛子各七枚,水煎服,虫自下。

   

中医书籍:本草纲目拾遗

上一节:

下一节:夫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