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松子 - 卷七果部上 - 本草纲目拾遗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 卷七果部上 - 飞松子

作者:赵学敏 朝代:清 阅读数:20人阅读

   云南土司志∶边境各土司深山中,产一种飞松子,结实熟时,人欲取之,子辄飞去,夜则仍归根下,土人记其处,俟夜过子,掘其根而取之,馈遗以为珍品,味绝香美。 徐霞客游记∶飞松一名狐实,亦作梧实,正如梧桐子,而大倍之,色味亦如梧桐子,而壳薄易剥,坐密树中,一见辄伐树,乃可得,迟则树即存,而子俱飞去成空株矣,故曰飞松。惟巅堂关外野人境有之,其叶如柳,味绝类土豆。 滇略∶梧实大如豆,壳脆易剥,不与他处类,俗谓之山松子,亦曰飞松。 朱排山柑园小识∶飞松出滇南,似梧桐子,稍大而微长,内外色味俱肖,而香美过之,蔓生松树上,土人甚珍之。

   下气消痰,通和血脉,能返魂。凡有人魂神不安,及惊越失魂,神不守舍一切等症,此为要药,故灵璧赵氏天王补心丹治怔忡用之。张绿猗言,十香返魂丹加飞松子壳,更效。

   

中医书籍:本草纲目拾遗

上一节:倒吊果

下一节:茶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