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舌 - 卷十介部 - 本草纲目拾遗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 卷十介部 - 西施舌

作者:赵学敏 朝代:清 阅读数:16人阅读

   屠本 曰∶沙蛤土匙也,产吴航,似蛤蜊而长大,有舌白色,名西施舌。闽部疏曰∶海错出东四郡者,以西施舌为第一,蛎房次之。西施舌本名车蛤,以美见谥,产长乐湾中。本草从新∶西施舌浙温州有之,生海泥中,似车螯而扁,常吐肉寸余,类舌,故名。 敏按∶临安馆刘芳洲明府署中,刘为诸城相国胞侄,据言介属之美,无过西施舌,天下以产诸城黄石澜海滨者为第一。此物生沙中,仲冬始有,过正月半即无。取者先以石碌碡磨沙岸,使沙土平实,少顷视沙际见有小穴出泡沫,即知有此物,然后掘取之。纲目海蛤蛤蜊条中独遗此,今依吴氏从新本补之。

   甘咸平,益精,润脏腑,止烦渴,为补阴要药。(从新)宦游笔记∶西施舌似车螯而扁,生海泥中,一名沙蛤,长可二寸,常吐肉寸余,类舌,俗以其甘美故名。

   

中医书籍:本草纲目拾遗

上一节:蚌泪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