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积证治 - 卷之八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卷之八 - 五积证治

作者:陈言 朝代:宋 阅读数:17人阅读

   五积者,五脏之所积,皆脏气不平,遇时相逆而成其病。如忧伤肺,肺以所胜传肝,遇长夏脾旺,传克不行,故成肝积,名曰肥气;肥气者,以其积气藏于肝木之下,犹肥遁于山林也。失志伤肾,肾以所胜传心,遇秋肺旺,传克不行,故成心积,名曰伏梁;伏梁者,以其积气横架于肓原也。怒则伤肝,肝以所胜传脾,遇冬肾旺,传克不行,故成脾积,名曰痞气者;以积气痞塞中脘也。喜则伤心,心以所胜传肺,遇春肝旺,传克不行,故成肺积,名曰息贲;息贲者,以积气喘息贲溢也。思则伤脾,脾以所胜传肾,遇夏心旺,传克不行,故成肾积,名曰奔豚;奔豚者,犹水蓄奔冲于心火也。《难经》以肥气成于戊己,伏梁成于庚辛,以至奔豚成于丙丁者,正合阴阳施化,休旺乘克之大义也。又论曰∶病有积,有聚,有KT气。积者,脏病也,终始不移;聚者,腑病也,发无定处,展转痛移为可治。KT 气者,即宿食也,由KT 饪之邪从口入。更有息积病,乃气息癖滞于胁下,非导引不行。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上一节:洗心散

下一节:肥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