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呕吐 - 卷第六十六 - 圣济总录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圣济总录

《圣济总录》- 卷第六十六 - 咳嗽呕吐

作者:由政府组织编写 朝代:宋·徽宗 阅读数:16人阅读

   论曰咳嗽呕吐者,肺与胃俱受寒邪也,盖肺喜温而气宣,胃得温而物化,二者脏腑不同,要之畏寒之性一也,肺感微寒。既为咳嗽,寒流于胃,又成呕吐,内经曰、胃咳之状,咳而呕,又曰。聚于胃,关于肺是也。

   治上气咳嗽,呕逆不下食,人参汤方人参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 白茯苓(去黑皮) 柴胡(去苗各二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炒) 紫菀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生姜半分拍碎,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患冷加干姜炮二两,患热加麦门冬去心三两,不能食,加白术二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二两。

   治咳嗽呕吐,心胸满闷,不下饮食,半夏汤方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焙) 前胡(去芦头) 紫菀(去苗土各一两) 人参 诃黎勒(煨取皮) 杏仁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肺胃有寒,咳嗽呕吐,半夏丸方半夏曲(炒二两) 白茯苓(去黑皮一两) 干姜(炮) 丁香 矾石(熬令汁枯各半两)上五味,捣罗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米饮下,日三。

   治咳嗽呕吐涎沫,心胸不快,饮食不下,白术汤方白术(一两) 人参 桔梗(锉炒) 黎诃勒(煨取皮) 桂(去粗皮各三钱)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半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生姜半分切,煎取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日二。

   治一切喘嗽,痰涎吐逆。金华丸方滑石(为末一两) 款冬花(四两)上二味,以款冬花捣为粗末,入沙合内,铺底盖头,置滑石于中,固济合子令密,用炭火五斤,煨之通赤,候冷取出,不用款冬花灰,只取滑石末、研极细,别以款冬花细末二两,白面三钱匕,水一碗化开。慢火熬成稀膏,入前滑石末和匀,丸如梧桐子大。临卧以一丸于生油内滚过干咽。

   治一切涎嗽,温胃止吐逆,分气丸方藿香叶 草豆蔻(去皮) 半夏(汤洗七遍焙各一两) 丁香 白矾枯(各半两)上五味,捣研为细末,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橘皮汤下、不拘时。

   治咳嗽呕吐,寒热,不下饮食,浓朴汤方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半夏(汤洗七遍生姜制各二两) 白术(三分) 紫菀(去苗土)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人参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一两) 甘草(炙锉) 贝母(去心各半两)上九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咳嗽上气,胸满呕吐涎沫,胡椒丸方胡椒 荜茇(各三两) 白术 桂(去粗皮) 高良姜 款冬花 紫菀(去苗土) 甘草(炙锉各二两上九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不拘时。

   治咳嗽呕吐,胶饴煎方胶饴(五斤)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二升)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一升研成膏) 干姜(炮) 人参(各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五枚) 桂(去粗皮一两半) 天门冬(去心焙二两半)上八味,捣罗六味为细末,与杏仁膏同捣千杵,入胶饴和匀,每服半匙含化,日三夜二治咳嗽呕吐,橘皮五味子汤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五味子 人参 紫苏子(各五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圣济总录

上一节:咳嗽上气

下一节:咳嗽唾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