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发疹豆疮诸方 - 卷第八十四 - 太平圣惠方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 卷第八十四 - 治小儿发疹豆疮诸方

作者:王怀隐、陈昭遇等 朝代:宋·淳化三年 阅读数:19人阅读

   夫婴孩患疹豆疮子者。皆是积热在于脏腑。蒸郁热毒。散于四肢。小儿皮肉嫩弱。多成此疾腑患表通宜节凡绝乳婴孩。生于疹豆。或未出以前。是此疾候。按扁鹊论云。可先以油剂服之行解。

   四肢冲于之。

   住饵。医者拱手。已患之后。俗多禁饵。致大小便不通。不能调于汤药。和于脏腑。遂停败热在于兹无所见也。

   凡断乳婴孩童子。患疹豆疾。候初觉。多伤寒。面色与四肢俱赤。壮热头痛。腰背疼。

   足多息。

   微紫紫草(二两)上件药。细锉。以百沸汤一大盏沃。便以物合定。勿令紫草气出。放令人体。量儿大小。

   温温服半合至一合。服此药。疮子虽出。亦当轻尔。

   

   治小儿疹豆。欲令速出。宜用胡荽酒方。

   胡荽(三两)上细切。以酒二大盏。煎令沸。沃胡荽。便以物合定。不令气出。候冷去滓。微微从项以下

   治小儿疹豆出后。即须爱护面目。勿令沾染。欲用胡荽酒喷时。先用此方涂面上。

   

   然后方黄柏(一两) 绿豆(一两半) 甘草(四两生用)上件药。捣罗为末。再研令细。后以生麻油调如薄膏。从耳前眼眶并浓涂。日三五遍。

   上涂面后。可用胡荽酒喷也。早用此方涂于面上。令不生疹豆也。如用此方涂迟。纵出疹豆亦少。

   

   治小儿脏腑伏于热毒。未成疹豆疾候。四肢微觉有热。食物似减。头发干竖。或时

   

   额多微热生油一小盏。以人体熟水一小盏。旋旋倾熟水入油盏内。不住手。以杖子打搅。直候入熟水每与

   治小儿疹豆疮入眼。并无辜气入眼。蜜蒙花散方。

   蜜蒙花(三两) 青葙子(一两) 决明子(一两) 车前子(一两)上件药。各捣罗为末。每服。以蜜蒙花一钱半。诸药各半钱。相和令匀。用羊肝一大片。

   切

   治小儿疹豆疮出后。咳嗽胁痛。吃食不下。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栀子仁(一分) 大青(半两) 川升麻(半两) 枳壳(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苦竹叶一七片。豉三十粒。

   煎至五分。去滓。分为三服。日三四服。看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疹豆疮。及赤疮子。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分) 龙胆(半分去芦头) 黄 (半两锉) 川大黄(一分锉碎微炒) 桑根白皮(一(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

   煎至五分。去滓。分温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疮子退后。浓磨犀角水涂之。更良。

   

   治小儿疹豆疮出尽后。宜服大黄散方。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黄芩(半两) 玄参(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

   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治小儿热毒盛。发疹豆疮。初发早觉者。宜服此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上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

   煎至五(六)分。滤去滓。分为二服。不计时候温服之。

   

   又方。

   黄连(一两去须)上捣筛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又方。

   波斯青黛。如枣核大。以水调服之。

   

中医书籍:太平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