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论治 - 卷之三 - 类证治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类证治裁

《类证治裁》- 卷之三 - 嗳气论治

作者:林佩琴 朝代:清 阅读数:16人阅读

   嗳气,即《内经》所谓噫也。经言脾病善噫。又言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

   后人因谓脾胃气滞,起自中焦,出于上焦。凡病后,及老人脾胃虚弱者多有之。顾亦有肝气逆乘,嗳酸作饱,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仲景谓胃虚,客气上升,必假重坠以镇逆,旋复代赭汤。亦有肺气失降而作嗳者,苏子降气汤去桂,加杏仁、贝母之属。

   其胃虚气滞而作嗳者,十味保和汤。其胃寒气滞而作嗳者,和胃煎。其胃虚呕痰嗳气者,和胃二陈煎。其胃寒饮食难化,时作虚饱嗳气者,养中煎,或理中丸。如脾肾虚寒,命门火衰,浊阴不降,致痞满嗳气者,理阴煎加减。如胃有痰火嗳气者,星夏栀子汤。专由脾胃阳虚,中气为阴邪阻格者,和中为要,健脾散。

   若木来乘土,厥逆上干之气,非镇制不能遏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类证治裁

上一节:附方

下一节: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