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脉案 - 卷之四三消论治 - 类证治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类证治裁

《类证治裁》- 卷之四三消论治 - 三消脉案

作者:林佩琴 朝代:清 阅读数:16人阅读

   何 六旬外,脉数,消谷善饥,动则气喘。是脂液内涸,火亢烁金之候。经所谓壮火食气。固本丸加生白芍、炒知母,效。

   族女 频食易饥,手足 动,此消中症。经云∶瘅成为消中。以初病胃热,消谷而瘦,煎熬日久,胃脂内消,水液不为宣布,下注直降,势必延为燥涸。局方甘露饮宜之。

   朱 渴饮消水,日夜无度,自夏历冬,阅所服方,寒热互进,毫不一效。今饮一泄一,渴则饥嘈,明系肾阴竭于下,虚阳灼于上,脉转沉迟。沉为脏阴受病,迟则热极反有寒象也。思壮火销铄肾阴,肾液既涸,必饮水自救。症成下消,急滋化源,迟则难挽,仿易简地黄饮子加减,生地、熟地、人参、麦冬、石斛、花粉、阿胶、甘草,服之效。又令服六味丸加猪脊髓、龟胶、女贞子、杞子、五味、去泽泻、茯苓,得安。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类证治裁

上一节:附方

下一节:黄胆论治